[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8636.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洪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汪洋;蒋正平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7/00;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兰小平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管道 安装 起重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便于搬运和安装管道的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包括:底板,其上安装有管道升降机构;人员升降机构,底板上靠近管道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人员升降机构,管道升降机构和人员升降机构传动连接;工作台,人员升降机构上连接有工作台;支撑架,人员升降机构上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本发明管道升降机构能够向上搬运管道,人员升降机构能够升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即可站在人员升降机构上进行管道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
背景技术
当工作人员要在较高处进行管道安装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管道搬运至较高处,目前工作人员普遍是借助梯子将管道搬运至较高处,然后站在梯子上安装管道,如此需要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从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安全性较低,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易摔倒导致受伤;且站在梯子上安装管道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便于搬运和安装管道的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工作人员借助梯子搬运管道与安装管道较为不便、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便于搬运和安装管道的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管道安装用起重机,包括:底板,其上安装有管道升降机构;人员升降机构,底板上靠近管道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人员升降机构,管道升降机构和人员升降机构传动连接;工作台,人员升降机构上连接有工作台;支撑架,人员升降机构上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
优选地,管道升降机构包括:开槽安装架,底板上两侧均连接有开槽安装架;第一链轮,开槽安装架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链轮;伺服电机,底板上靠近其中一个开槽安装架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链轮连接;链条,第一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连接块,链条一侧连接有连接块;连接杆,连接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开槽安装架滑动式连接。
优选地,人员升降机构包括:齿块,链条另一侧连接有多个齿块;固定板,底板上靠近开槽安装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固定板;传动齿轮,固定板上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块啮合;导轨,底板上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导轨;齿条,导轨上滑动式连接有齿条,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板,齿条上连接有连接板,工作台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支撑架连接于连接板的内侧面;第二链轮,开槽安装架上靠近第一链轮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连接轴,连接块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接轴;固定块,连接轴上连接有固定块;管托架,固定块上连接有管托架;加固杆,管托架之间连接有加固杆;安装块,其中一个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块;棘齿轮,安装块上连接有棘齿轮;安装轴,其中一个管托架的一侧连接有安装轴;卡块,安装轴上转动式连接有卡块,卡块与棘齿轮配合;扭力弹簧,卡块与其中一个管托架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护栏,连接板上连接有护栏,护栏底部与工作台顶部连接。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管道升降机构能够向上搬运管道,人员升降机构能够升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即可站在人员升降机构上进行管道安装,从而工作人员无需借助梯子搬运管道与安装管道,进而能够省时省力、能够便于搬运和安装管道。
2.可将管道放置在翻转机构上,翻转机构能够将管道拦住,防止管道向上移动时滚动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洪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汪洋;蒋正平,未经安徽洪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汪洋;蒋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