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8097.2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傅百成;白志毅;袁屹平;刘曙光;傅煜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N1/12;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藻类 培养 方法 | ||
1.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进水阀藻类培养水进水,藻类培养水通过管路达到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打开藻类培养水经过水泵到达恒温机控制温度在4-35度之间,而后通过喷射器直管部分由进液管(30)向透明培养装置内输送藻类培养水,同时喷射器支管部分由于虹吸效应吸入藻种和培养气体混合藻类培养水形成藻种培养水,藻种培养水不断进入透明培养装置,透明培养装置外侧的排气阀自动打开,水位传感器感应水位,当到达设置水位后,通过电路控制板控制关闭进水阀;
启动水泵将透明培养装置内的藻种培养水通过回水管(29)抽出,真空阀自动打开防止负压,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以及PH值后到恒温机调节温度,进而由喷射器吸入藻种和培养气体增加藻种活力,而后进入透明培养装置内形成培养循环;
培养4-7天后藻种繁育达到要求,启动电磁阀使得完成培育的藻种培养水经过流量计、电磁阀从放藻龙头流出;
完成上述培养后,电路控制板从新启动步骤一到步骤三形成自动养殖循环;
所述的透明培养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相互连接的透明管段(3),两个以上相互连接的透明管段(3)之间通过法兰盘(4)配合螺栓(9)紧固连接;所述的透明培养装置内设有集成的藻种输入、循环培养、清洗系统,所述的藻种输入、循环培养、清洗系统包括位于透明培养装置外侧的藻种输入管旋转驱动装置,以及位于透明培养装置内部的藻种输入管(1),藻种输入管(1)出口位于透明培养装置边沿,藻种输入管(1)外壁设有清洗喷嘴(2);所述的藻种输入管旋转驱动装置(8)包括连接进液管(30)一端的固定连接管(18),固定连接管(18)另一端连接转换接头(17)内的一个轴承,转换接头(17)内设有另一个独立轴承,独立轴承连接带有键销面(19)的管状旋转接头(16)一端,管状旋转接头(16)外周连接有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啮合连接电机(7)上的主动齿轮,管状旋转接头(16)另一端连接管状驱动接头(31),管状驱动接头(31)另一端连接藻种输入管(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驱动接头(31)外周分别套接有第一法兰盘(21)、固定密封圈(15)、旋转密封圈(21)、第二法兰盘(11),第一法兰盘(21)与第二法兰盘(11)之间通过螺杆夹持连接透明培养装置外壁;所述的旋转密封圈(21)外周套有弹簧(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21)与固定密封圈(15)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旋转密封圈(21)与第二法兰盘(11)之间设有第一平面轴承(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密封圈(15)、旋转密封圈(21)内部均安装有金属密封圈(14),两个金属密封圈(14)相互贴合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种输入管(1)外周连接有支撑轴承(34),支撑轴承(34)外周连接有三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支撑杆(33),支撑杆(33)端部通过调节弹簧(32)连接有支撑顶杆(31),支撑顶杆(31)顶接透明管段(3)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未经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0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