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476.8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林;蔡金萍;卢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B1/46;H02B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配电 设备 配电箱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包括:智能电表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支路检测模块、市电掉电与雷击监检测模块和无线模块;智能电表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支路检测模块及市电掉电与雷击检测模块通过数采控制器与无线模块电性连接,无线模块可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还包括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包括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以及云服务器;无线模块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无线模块用于接收数采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箱在人们工作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人们的生活用电起到控制管理作用。
现有配电箱大多数由箱体以及箱体内的市电开关、支路开关等部件组成,能完成基本的配电管理功能,但其缺点是:存在远程无法抄表、无法监测箱内温湿度、无法监测分路状态、无掉电告警及雷击警告,在抄表及配电箱状态检测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配电箱及配电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包括:智能电表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支路检测模块、市电掉电与雷击监检测模块和无线模块;
所述智能电表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支路检测模块及所述市电掉电与雷击检测模块通过数采控制器与所述无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可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通过设置智能电表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支路检测模块、市电掉电与雷击监检测模块和无线模块,利用智能电表模块检测市电电压、电流、频率、用电电量和智能电表内的温度,利用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温度和湿度变化,利用支路检测模块检测支路开关状态,利用市电掉电与雷击监检测模块检测市电是否掉电以及是否受雷击影响,数采控制器可接收上述检测得到的数据并在分析处理后传送给无线模块,通过无线模块实时分享检测数据并及时告警,避免人工抄表,能第一时间通知运维人员准确到达出现告警的现场进行维护,避免运维人员逐个排查时进行不必要的检查,能够及时通知运维人员故障原因及故障配电设备所在位置,并有效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进行时实监测配电状态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市电掉电与雷击检测模块包括市电掉电传感器和雷击传感器。所述市电掉电传感器和所述雷击传感器检测市电分别用于检测是否掉电以及是否受雷击影响并有效防雷。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掉电传感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采控制器的电源端及所述无线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低压电给所述数采控制器和所述无线模块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设备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数采控制器的电源端及所述无线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可以蓄电,并在所述变压器断电等情况下给所述数采控制器和所述无线模块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锂电池的蓄电效果好。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电表模块为智能电表;
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为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支路检测模块为支路传感器;
所述无线模块为窄带物联网无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