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5859.3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宙;曾宪芳;刘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2 | 分类号: | F24F11/62;F24F5/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将空调末端分成多个n*n的模块,相邻近的空调末端配置不同的制冷主机,实现多台制冷主机和空调末端的插花式配置,使空调末端可以相互备份,防止某一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服务器急剧升温,造成服务器宕机。采用插花式配置,空调系统不用单独设计备份系统,可以节约空调设备的投资建设费用,简化空调系统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多联空调系统是一种“一拖多”的系统,即一台制冷主机配置多个空调末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能够提供大制冷量的空调系统进行散热,为了优化空调系统的结构,一般采用多联空调系统。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发热量大,升温快,如果空调系统出现故障,服务器会迅速升温,造成服务器宕机,使数据中心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通过多台制冷主机和空调末端的插花式配置,使空调末端可以相互备份,防止某一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服务器升温造成宕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制冷主机系统的套数n和空调末端的数量m,m,n为整数(m,n=1,2,3…),m≥n*n。
S2、确定m是否为n*n 的整数倍k倍,k为整数(k=1,2,3…)。
S3、当m=k*(n*n)时,将m分成k个n*n的模块,每一个模块空调末端数量为n*n个,每个模块空调末端按照n行*n列排列。
S4、对第一个模块的空调末端,第1行第1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1套制冷主机系统,第2行第1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2套制冷主机系统,依次地,第n行第1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n套制冷主机系统。第1行第2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2套制冷主机系统,第2行第2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3套制冷主机系统,依次地,第n行第2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1套制冷主机系统。对第i行第j列(i,j为整数,2≤i,j≤n)的空调末端,当i+j-1≤n时,第i行第j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i+j-1)套制冷主机系统;当i+j-1>n时,第i行第j列的空调末端配置第(i+j-1-n)套制冷主机系统。
S5、对其他模块的空调末端按照第一个模块空调末端的配置方式,配置到相应的制冷主机系统。
S6、当k*(n*n)<m<(k+1)*(n*n)时,将m分成k个n*n的模块和剩余p个空调末端(p为整数,p=1,2,3…,p<n*n),k个n*n模块的空调末端按照m= k*(n*n)时空调末端的配置方式,配置到相应的制冷主机系统。剩余p个空调末端,根据所需制冷负荷,增加第n+1套制冷主机系统,将这p个空调末端配置到所增加的第n+1套制冷主机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末端为吊顶式、列间式、地板送风等。
本发明的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通过多台制冷主机和空调末端的插花式配置,使相邻近的空调末端配置不同的制冷主机,空调末端可以相互备份,当某一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该主机配置的空调末端不能正常提供冷量,由相邻的空调末端为该空调末端对应的服务器提供冷量,使服务器保持均衡的温度,防止服务器急剧升温,造成服务器宕机。采用该插花式配置,空调系统不用单独设计备份系统,可以节约空调设备的投资建设费用,简化空调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的一个模块的配置图。
图3为本发明多联空调系统的配置方法的配置循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