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及其方法、体外诊断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5534.5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佩佩;侯金龙;肖育劲;胡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单骁越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管进样 识别 装置 及其 方法 体外 诊断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方法及体外诊断设备。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包括包括样品夹取机构以及识别机构,所述样品夹取机构用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并用于夹取或者释放样本管,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在所述样品夹取机构上且用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机构以用于获取所述样本管上的编码器读值并根据预设信息作出所述样本管的类型判断。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分拣,针对多种规格的样本管,能够自动识别,实现兼容多种型号的样本管,无需人工参与分拣,降低人力成本,节约人工时间,测试检测成本大幅降低,自动识别加快分拣的速度,提升分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及其方法、体外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设备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基于吖啶酯的直接化学发光法,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体液中的被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包括自身免疫类项目、传染病类项目、激素类项目、肿瘤相关类项目。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等标本装置在样本管中,不同医院有不同型号的样本管。现有技术中,一般单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只能识别一种型号的样本管。不同医院的样本管型号不一致,难以适配,一般采用人工分拣适配的样本管放入对应的体外诊断设备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内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方法易于出错且检测分析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分拣、兼容多种型号的样本管、测试检测成本大幅降低的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及其方法、体外诊断设备。
一种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包括样品夹取机构以及识别机构,所述样品夹取机构用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并用于夹取或者释放样本管,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在所述样品夹取机构上且用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机构以用于获取所述样本管上的编码器读值并根据预设信息作出所述样本管的类型判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夹取机构包括夹料组件以及与所述夹料组件连接的多方位运动组件,所述多方位运动组件用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料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多方位运动组件上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或所述第二夹臂的夹料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具有间隔且该间隔形成夹料空间,所述夹料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多方位运动组件上,所述夹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或所述第二夹臂动作以实现夹放所述样本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料驱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用于增大与所述样本管之间摩擦力的凹槽、凸点、凸条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的表面均呈向内凹陷的曲面状,以实现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的表面与所述样本管的外壁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料组件还包括防粘部件,所述防粘部件包括防粘压料件、防粘基座以及防粘弹性件,所述防粘基座安装在所述多方位运动组件上,所述防粘压料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所述防粘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防粘压料件与所述防粘基座之间,当所述防粘弹性件处于压缩和复位状态时,所述防粘压料件均不突出于所述夹料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方位运动组件包括Y轴模组、Z轴模组、C轴模组以及安装件,所述Z轴模组设置在所述Y轴模组上且能够在所述Y轴模组的驱动下沿着Y轴方向运动,所述C轴模组安装在所述Z轴模组上且能够在所述Z轴模组的驱动下沿着Z轴方向运动,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C轴模组上,且能够在所述C轴模组的驱动下沿着平行于所述Y轴且垂直于所述Z轴的平面内转动。
一种样本管型号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夹取样本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各向异性隔震橡胶支座
- 下一篇:一种级联结构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