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及采用该支架制得的纳米纤维支架贴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5073.1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安;秦承雪;刘玉军;辛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4;A61L15/28;A61L15/40;A61L15/42;A61L15/44;A61L15/46;D01F1/10;D01F6/5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姜月磊 |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愈合 纳米 纤维 支架 采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及采用该支架制得的纳米纤维支架贴。该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包括聚乙烯醇、丝素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和抗菌中药组合物;上述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成纤维直径100nm‑500nm的纳米纤维膜并进行物理交联处理制得。采用该纳米纤维支架制得的纳米纤维支架贴可显著提高吸收创面渗液性能,缓慢形成的凝胶层敷于创面上,能够保证创面愈合过程中微环境的最小变化,利于药物缓释,缩短愈合周期,尤其在更换时,不会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及采用该支架制得的纳米纤维支架贴。
背景技术
慢性创面常见于各临床科室,其病因复杂、病程长久,已成为新世纪一个重大难题,它不仅对患者本人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高昂的换药费用还造成了社会的医疗负担,感染导致创面的更难愈合,难愈合性创面又可并发感染。
医用敷料是医院最常见的产品之一,是用来覆盖创面的材料,主要包括纱布、脱脂棉等传统敷料及新一代的高分子材料敷料,可保护伤口免受外部机械性损伤,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尽快愈合。然而,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整个愈合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创面微环境的温度、湿度、细菌感染等。当这些局部因素的参数处于一个恰当范围时,才更有利于创面愈合。
现有用于创面的医用敷料难以平衡创面微环境的变化,在使用中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伤口和消炎作用,但对创面渗液吸收差,创面渗液易结痂,尤其在更换敷料时,由于敷料与创面结合的突然分离,容易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继而影响创面的愈合,难以在创面完全愈合之前实现阻菌和消炎效果。
此外,为了增加敷料贴与创面的透气性,现也有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得的抗菌纤维膜产品,纤维直径一般都小于100nm且追求更小的尺寸,且生产工艺也趋于解决如何将这种纤维膜产品纺的更薄,由此造成的纤维膜产品存在薄脆的缺点便要通过后续化学交联制备步骤弥补,以保证其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及采用该纳米纤维支架制得的纳米纤维支架贴,在具备透气性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吸收创面渗液性能,使用中可缓慢形成凝胶层接触于创面上,保证了创面愈合过程中微环境的最小变化,缩短愈合周期,尤其在更换时,不会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抗菌消炎愈合效果显著;制备简单,纤维膜透气且性能稳定,无需化学交联处理,操作简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乙烯醇7.5-15份、丝素蛋白0.5-1.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抗菌中药组合物1.0-1.5份;
上述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成纤维直径100nm-500nm的纳米纤维膜并进行物理交联处理制得纳米纤维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菌促愈合纳米纤维支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乙烯醇15份、丝素蛋白1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抗菌中药组合物1.2份。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柏15-25份、连翘35-45份、金银花15-25份、蒲公英15-25份、蜈蚣1-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柏20份、连翘40份、金银花20份、蒲公英20份、蜈蚣1.2份。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交联处理为热交联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经水提法制得抗菌中药组合物的煎液,滤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的膏体,然后用70%醇溶液醇沉,收集滤液浓缩蒸干得提取物A,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