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4876.5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岳健广;张怀奎;房鸿飞;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7/32;B33Y70/10;B33Y80/00;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 纤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普通硅酸盐水泥12份;
调凝剂0.6份;
砂12份;
减水剂0.024~0.048份;
增稠剂0.010~0.018份;
消泡剂0.012份;
水3.6份;
钢纤维;
其中:
所述的钢纤维的体积占所述混凝土的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型号为P.O.42.5R,所述的砂为中国ISO标准砂,最大粒径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凝剂为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成分包括赤泥、铝灰、电石渣和脱硫石膏,所述的减水剂为粉末状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大于30%,所述的增稠剂为10万粘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的消泡剂为水泥砂浆专用的粉状消泡剂,成分包括由硅聚醚、羟基硅油、白炭黑,PH值为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纤维的长度为3~5mm,直径为0.05-0.125mm,长径比为40-60,抗拉强度为1GPa,弹性模量为200GPa。
5.一种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将原料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2份、调凝剂0.6份、砂12份和50%钢纤维;第二组为水2.0份、50%减水剂、50%增稠剂、消泡剂0.012份和30%钢纤维;第三组为为水1.6份、50%减水剂、50%增稠剂和20%钢纤维;
(2)将第一组的原料加入混凝土电动式搅拌机内,将搅拌机转速设定为60r/min后进行混合搅拌4min,至完全混合均匀;
(3)将第二组、第三组中的水和外加剂分别在干净容器内混合搅拌至均匀;
(4)将搅拌均匀的第二组溶液,缓缓加入到工作状态下的搅拌机内,然后再将第二组的钢纤维均匀撒入工作状态下的搅拌机,搅拌2min;
(5)将搅拌均匀的第三组溶液,缓缓加入到工作状态下的搅拌机内,然后再将第三组的钢纤维均匀撒入工作状态下的搅拌机,搅拌4min后,即得到所述的用于3D的钢纤维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采用直线型钢纤维,其长度和直径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设打印机泵送管道直径为d1、打印喷嘴直径为d2,定义打印名义直径为d,则d=min(d1,d2);
(2)设钢纤维的长度为Lf、钢纤维的体积含量为Vf,其满足以下条件:若体积含量5.0%≥Vf≥2.0%,则d/Lf≥6;若体积含量2.0%≥Vf,则d/Lf≥4;
(3)设钢纤维的直径为df,其满足以下条件:若体积含量5.0%≥Vf≥2.0%,则Lf/df≥50;若体积含量2.0%≥Vf,则Lf/df≥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最大粒径ds,应满足d/ds≥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可打印性根据初凝时间、流动度进行判定,初凝时间试验按照我国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 70-2009)实施,流动度试验按照我国标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实施;二者具体按以下标准判定其可打印性:
(1)若钢纤维体积含量为5.0%≥Vf≥3.0%,当初凝时间满足40-60min,流动度满足175-185mm时,满足材料可打印性的要求;
(2)若钢纤维体积含量为3.0%≥Vf≥2.0%,当初凝时间满足40-60min,流动度满足170–185mm时,满足材料可打印性的要求;
(3)若钢纤维体积含量为2.0%≥Vf≥1.0%,当初凝时间满足40-60min,流动度满足160–175mm时,满足材料可打印性的要求;
(4)若钢纤维体积含量为1.0%≥Vf,当初凝时间满足40-60min,流动度满足155–170mm时,满足材料可打印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8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金属零件加工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型材双头数控端面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