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流止回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4580.3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玄;徐步都;祝晓宇;牟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潘剑 |
| 地址: | 325299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流止回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流止回结构,基体内形成靠近输入端的第一限位部和远离输入端的第二限位部;第一组件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限位部连接,受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与第一限位部贴合限位;第二组件套设于第一组件外侧并通过卡扣与第一组件连接,当流体输入时,第一组件受流体压力向第二限位部的方向运动并缓慢压缩弹性部件,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贴合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反复贴合再分离地一并向远离第一限位部的方向缓慢运动,直至第二组件被第二限位部限位,输出端保持缓慢输出;当流体停止输入时,弹性部件将第一组件连同第二组件朝向第一限位部的方向弹开,第一组件回到初始位置,输出端停止输出,从而实现稳流输出快速止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结构技术中的止回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流止回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中涉及一种风源装置,用以产生车辆中的制动系统和空气弹簧系统所需的压缩空气。风源装置的末端作为输出端,输出压缩空气。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整车耗气量较大,致使风源装置中的空压机需要长时间作业打气以满足整车耗气需求。
然而,在空压机工作过程中,气体流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空压机阀体内部的金属和硫化组件相互拍打,导致组件不同程度地受损,且工况下伴随产生剧烈异响。也即,风源装置空压机内的阀体结构在工作工程中,呈现快速开启至最大开度又快速关闭至最小开度的反复过程,从而影响空压机部件使用寿命,且产生的异响对实际工况环境产生噪音污染。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下风源装置内空压机阀门开启过快、阀门拍打导致组件受损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流体缓慢稳压输出,尤其是在风源装置空压机中实现气压稳定输出且快速关闭,并且能够减少空压机阀体内组件之间因反复开合造成的损伤和异响,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的稳流止回结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稳流止回结构,其包括至少一输入端和至少一输出端,所述稳流止回结构包括:基体,该基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形成靠近所述输入端的第一限位部和远离所述输入端的第二限位部;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非工作状态下受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贴合限位,并将所述输入端关闭;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组件外侧并通过卡扣与第一组件连接,其中,当流体从所述输入端输入时,所述第一组件受流体压力向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方向运动并缓慢压缩所述弹性部件使其产生弹性形变,当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贴合后,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反复贴合再分离地一并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缓慢运动,直至所述第二组件被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输出端在该过程中保持缓慢输出;当流体停止输入时,所述弹性部件快速恢复弹性形变,并将所述第一组件连同所述第二组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弹开,直至所述第一组件回到常态下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贴合限位的位置,则此时所述输出端停止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为架体和橡胶硫化形成,其中,所述架体为柱状,其四周柱面向外凸出并形成用于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多个等角距对称分布的限位块,当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扣环面相抵限位;所述橡胶的胶体包裹所述架体,且所述橡胶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对称两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为两端开口的阀门座,其内部形成中空腔体,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组件外的底座,和套设于弹性部件外侧的筒状部件,其中,所述底座为底部开口的中空柱状座体,所述底座于其底部开口位置的内侧腔壁上,形成有沿开口方向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限位卡接;所述筒状部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延伸,且所述第二组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运动,直至所述筒状部件和/或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