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44123.4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淑双;丁新淼;张峰;杨李锋;张雪中;崔道魁;鲁皖;梁红玉;梁爽;周璠;王雪;侯明韬;马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F23K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李善学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在线 检测 自动 取样 系统 | ||
1.一种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煤粉管道上的取样管路、回样管路和回气管路,其中:
所述取样管路的入口与煤粉管道连接,所述取样管路的出口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取样管路上从入口到出口依次设置有取样阀和射流泵,所述射流泵上带有进气口;
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颗粒物出口的下端设置有采样检测机构,所述采样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紧贴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采样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煤粉在线检测装置,所述采样板上设置有取煤口,所述支撑板上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颗粒物出口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采样板能够与所述支撑板水平相对移动,所述取煤口在所述通孔正上方和煤粉在线检测装置下方之间移动;
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颗粒物出口与所述采样板的上表面密封接触,所述采样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密封接触,所述回样管路的入口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回样管路的出口与煤粉管道连接,所述回样管路上设置有回样阀;
所述回气管路的入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回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煤粉管道连接,所述回气管路上设置有回气阀和回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直线滑轨,所述采样板安装在所述直线滑轨上,所述采样板连接有直线动力装置,所述煤粉在线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取煤口平移轨迹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板通过旋转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采样板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所述煤粉在线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取煤口旋转轨迹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煤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取煤口分布在沿旋转中心的固定半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颗粒物出口与所述采样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一硬质密封圈密封接触,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密封圈上方,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成压缩状态;
所述采样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软质密封圈和第二硬质密封圈密封接触,所述第二软质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硬质密封圈下方,所述第二软质密封圈成压缩状态;
所述回样管路的入口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质密封圈和第二软质密封圈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硬质密封圈和第二硬质密封圈的截面均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和煤粉管道之间设置有安全管路,所述安全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阀和回气泵在所述回气管路上从入口到出口依次设置,所述安全管路的入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安全管路的出口与回气泵和煤粉管道之间的回气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样管路、取样管路和回气管路沿煤粉的输送方向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煤粉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煤粉管道在线检测的自动取样回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在线X射线监检测置和/或在线红外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1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