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995.9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舟;张添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5/177 | 分类号: | G06F15/177;G06F11/26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初始化 内部 寄存器 结构 | ||
本发明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结构包括Sys_init模块、CPU、APB总线、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器控制器,Sys_init模块和CPU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内部寄存器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存储器控制器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且存储器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外部存储器相连接,Sys_init模块为内部预存初始化命令的集成电路,相比传统的软件写寄存器方式,CPU无需一条条指令读取再执行。而由sys_init模块直接从外部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相当于DMA方式,处理更加快速;相比JTAG调试器方式,无需额外的JTAG调试器,成本低;集成在芯片内部,是芯片的一项功能,使用方便;可在任何具备外部存储器条件的SoC芯片应用环境中实现,可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初始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中,SoC芯片需要快速初始化内部寄存器为指定数值。而通常,数字SoC芯片内部寄存器复位后默认值是固定的,只有CPU运行后,软件才能修改寄存器数值,或者通过专门的JTAG调试设备修改。使用CPU资源的软件方式来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的方法虽然普遍,但却会占用大量CPU资源,影响软件启动和运行速度。在软件或者CPU失效时,内部寄存器初始化操作还需要额外的JTAG调试器进行辅助调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包括Sys_init模块、CPU、APB总线、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器控制器,所述Sys_init模块和CPU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所述内部寄存器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所述存储器控制器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且存储器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外部存储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Sys_init模块为内部写入有初始化命令的集成电路。
优选的,所述存储器控制器选用型号为阵列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内部总线为APB总线。
优选的,所述初始化命令通过利用Python软件,进行算法及固化写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使用芯片内集成上电初始化功能来代替软件初始化。将上电初始化功能做成集成电路固化在芯片内部,修改芯片内部寄存器默认值不再需要CPU 的参与,实现快速初始化;相比传统的软件方式,CPU无需一条条指令读取再执行。而由sys_init模块直接从外部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相当于DMA方式,处理更加快速;相比JTAG调试器方式,无需额外的JTAG调试器,成本低;集成在芯片内部,是芯片的一项功能,使用方便;可在任何具备外部存储器条件的芯片应用环境中实现,可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存储器模块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提供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种芯片上电初始化内部寄存器结构,包括Sys_init模块、CPU、APB总线、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器控制器,Sys_init 模块和CPU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内部寄存器均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存储器控制器通过APB标准接口与APB总线连接,且存储器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外部存储器相连接。
具体而言,Sys_init模块为内部写入有初始化命令的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江苏华创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