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逆做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949.9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杰;朱光强;杨小虎;文舒;田雪玲;李航;邓华强;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E04H1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基础 钢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逆做施工方法,深基坑按照由外往内、由上往下划分为四个逆做施工区域,包括以下步骤:钢筋下料;第一逆做区域底筋施工;第二逆做区域底筋施工;测量放线控制标高;第一逆做区域和第二逆做区域钢筋支架体系施工;第一逆做区域面筋施工;第二逆做区域底筋施工;第四逆做区域钢筋施工;第三逆做区域底筋施工;第三逆做区域钢筋支架体系施工;第三逆做区域面筋施工,验收;本发明通过对施工区域划分多个区域,采用逆做法进行筏板基础钢筋施工,实现多工序穿插施工;通过加密支撑架体和加强斜拉筋,提高架体设计安全系数,并合理配置工人、增加现场警示设施,实现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安全、高效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逆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对基坑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强排水、切割、注浆、接桩等施工措施,基坑渗水有效封闭,因砼切割、接桩时间长,汛期水位逐渐上涨,为加快基础施工进度,确保基础尽快顺利浇筑,结合1#楼筏板结构形式,全面构思,筏板基础钢筋采用由上往下逆做施工,多工序穿插同时施工,但现场仍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施工阶段正处雨季,长江水位上涨较快,工期紧张。
(2)筏板基础较厚及配筋量大,逆做支撑架体未封闭,整体性较差。
(3)基础面筋施工由外往内,中央悬空,工人施工安全风险高。
(4)基础配筋含量高、配筋密、直径大,基础变阶多,桩基锚筋不规则。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逆做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降水难度大,需要采用逆做施工时基础钢筋施工难度大,支撑架搭建困难从而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筏板基础钢筋逆做施工方法,深基坑按照由外往内、由上往下划分为四个逆做施工区域,其中,基坑最低处的电梯井区域为第三逆做区域,电梯井的上方周围区域为第二逆做区域,第二逆做区域的外围为第一逆做区域,第一逆做区域的外围为第四逆做区域,深基坑的最外围还设置有后浇带;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筋下料;
S2:第一逆做区域底筋施工;
S3:第二逆做区域底筋施工;
S4:测量放线控制标高;
S5:第一逆做区域和第二逆做区域钢筋支架体系施工;
S6:第一逆做区域面筋施工;
S7:第二逆做区域底筋施工;
S8:第四逆做区域钢筋施工;
S9:第三逆做区域底筋施工;
S10:第三逆做区域钢筋支架体系施工;
S11:第三逆做区域面筋施工;
S12:验收。
进一步地,上述逆做区域内底筋和面筋均配置为双向φ26mm钢筋,间距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