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速高密度高可靠集成化光电射频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3648.6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设;李佳;谢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631;H01R13/64;H01R13/6582;H01R13/52;H01R24/00;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速 高密度 可靠 集成化 光电 射频 连接器 | ||
1.一种超高速高密度高可靠集成化光电射频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插头(1)、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其上固定设置有光纤插头模组(1.2)、高速插头模组(1.3)、射频插头(1.4);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其上固定有光纤插座模组(2.2)、高速插座模组(2.3)、射频插座(2.4);所述插头(1)、插座(2)配合插合,构成集成化光电射频连接器;
所述插头壳体(1.1)上设有插合导销(1.1.3),插座壳体(2.1)上设有插合导孔(2.1.5);插头(1)、插座(2)插合时,插合导销(1.1.3)与插合导孔(2.1.5)配合,构成一级插合引导机构;
所述插头壳体(1.1)设有导向块,插座壳体(2.1)上设有导向孔;插头(1)、插座(2)插合时,导向块与导向孔配合,构成二级插合引导机构;
所述插合导销(1.1.3)高度高于导向块高度;
所述插头壳体(1.1)设置有识别导销A(1.1.4)、插座壳体(2.1)对应识别导销A(1.1.4)设置有识别导销B(2.1.4),识别导销A(1.1.4)、识别导销B(2.1.4)相互配合,实现防错插功能;
所述插座壳体(2.1)的导向孔内固定设置有屏蔽簧片(2.1.7),屏蔽簧片(2.1.7)与插头壳体(1.1)的导向块配合,实现插合屏蔽功能;
所述插头壳体(1.1)的导向块外周上设置有密封圈(1.1.10),密封圈(1.1.10)与插座壳体(2.1)的导向孔配合,实现插合密封功能;
所述插头壳体(1.1)包括插头壳体本体(1.1.1),其上端面设有固定耳(1.1.2),固定耳(1.1.2)设有螺纹孔;插头壳体(1.1)下端面两端设有插合导销(1.1.3)、识别导销A(1.1.4),下端面中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包括射频导向块(1.1.5)、光电导向块(1.1.7);所述射频导向块(1.1.5)上设有若干射频插头安装孔(1.1.6),所述光电导向块(1.1.7)上设有光纤插头安装腔(1.1.8)、高速插头安装腔(1.1.9),所述射频导向块(1.1.5)、光电导向块(1.1.7)外周上设有密封圈(1.1.10);
所述光纤插头模组(1.2)、高速插头模组(1.3)、射频插头(1.4)分别设置在光纤插头安装腔(1.1.8)、高速插头安装腔(1.1.9)、射频插头安装孔(1.1.6)中;
所述光纤插头模组(1.2)通过铆钉(1.2.1)浮动设置在光纤插头安装腔(1.1.8)中;所述高速插头模组(1.3)通过弹性销(1.1.11.1)固定设置在高速插头安装腔(1.1.9)中;所述射频插头安装孔(1.1.6)中设置有固定圈簧(1.1.6.1),射频插头(1.4)通过固定圈簧(1.1.6.1)固定设置在射频插头安装孔(1.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速高密度高可靠集成化光电射频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壳体(2.1)包括插座壳体本体(2.1.1),其上端面两端固定设有识别导销B(2.1.4),识别导销B(2.1.4)旁边设有插合导孔(2.1.5),插合导孔(2.1.5)固定设置有导销弹性接触体(2.1.5.1),识别导销B(2.1.4)、插合导孔(2.1.5)位置与插头壳体(1.1)上的插合导销(1.1.3)、识别导销A(1.1.4)位置相对应;所述插座壳体本体(2.1.1)上端面中部设有射频导向孔(2.1.2)、光电导向孔(2.1.3);其中射频导向孔(2.1.2)底部设有若干射频插座安装孔,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圈簧(1.1.6.1),射频插座(2.4)通过固定圈簧(1.1.6.1)固定设置在射频插座安装孔内;所述光纤插座模组(2.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光电导向孔(2.1.3)的左侧,所述高速插座模组(2.3)固定设置在光电导向孔(2.1.3)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6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发光法监测污染水体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马达和散热器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