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电机、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2290.5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陈彬;张小波;贾金信;刘健宁;高峰;丁佐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1/28;H02K5/20;H02K5/10;H02K5/16;H02K1/20;H02K9/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张宗涛;梁永芳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冷却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电机、汽车,其中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一铁芯压板,所述第一铁芯压板上构造有多个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一一对应且贯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第一通流孔,冷却油能够经由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进入所述第一通流孔并从所述第一通流孔背离所述第一铁芯压板的一端流出所述转子铁芯。根据本发明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电机、汽车,第一铁芯压板能够将电机机壳的轴向油道中的冷却油引导流动至转子铁芯中,从而实现对转子铁芯的高效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电机、汽车。
背景技术
主驱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部件,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主驱电机是唯一的动力源,其性能、重量、体积直接影响汽车的运行情况,车架及底盘的设计布局等。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面临能源、环境和安全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可持续发展看,许多国家都已提出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跨产业协同融合等规划,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大背景下的转型和变革。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已有明确要求,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对汽车重要零部件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具体的框定,性能指标例如主驱电机的功率密度、扭矩密度等,从主车厂角度出发,为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主驱电机重量体积越来越小,以便能减轻整车的重量,除此外也可以布置更多的电池,另外市场竞争、补贴调整等成本压力的问题,也要求主驱电机向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
目前各厂家产品减小体积节约成本采用的方案主要是提高电机转速和改善冷却条件以提高功率密度。提高电机转速受轴承、油封和配套减速器速比等因素限制,往往产生较多的负作用。改善冷却条件方面,现结构的主要问题:
1、水冷冷却因无法与发热源直接接触,是通过冷却水将传递到机壳的热量带走,冷却效果有限;
2、通过填充导热材料提高传热效率的措施,受材料成本、工艺复杂等因素限制,不适宜批量生产;
3、油冷冷却方案相对上述两个传统方案而言具有较多优点,得到业内青睐,但目前的油冷冷却方案油路结构复杂、油路流通结构不合理,这一方面增加了加工工艺成本,另一方面不够合理的油路限制了油冷冷却效果的优化,或者对电机其他部件空间构成挤占最终影响整机性能,而为了对电机转子能够实现高效冷却,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电机、汽车,第一铁芯压板能够将电机机壳的轴向油道中的冷却油引导流动至转子铁芯中,从而实现对转子铁芯的高效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一端设有第一铁芯压板,所述第一铁芯压板上构造有多个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所述转子铁芯具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一一对应且贯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两端的第一通流孔,冷却油能够经由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进入所述第一通流孔并从所述第一通流孔背离所述第一铁芯压板的一端流出所述转子铁芯。
优选地,所述第一铁芯压板背离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具有第一压板集油环槽,当所述转子铁芯旋转时,所述第一压板集油环槽内的冷却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入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铁芯压板包括第一外压板及第一内压板,所述第一外压板组装于所述第一内压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压板集油环槽构造于所述第一外压板上,多个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构造于所述第一内压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压板与所述第一外压板的接触位置具有凹槽,多个所述第一转子铁芯冷却油通道处于所述凹槽的槽立壁与槽底壁的相交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2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丝加工用双牵引织带裁切机
- 下一篇:整体贴合式模杯结构及新型文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