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0616.0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燕;姜凌云;沈玉蓉;周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2;E04B1/90;E04C2/284;E04C2/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结构 节能 一体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连接件,外侧板采用工程竹挂板横向叠加放置而成,内侧板的外侧表面从外向内设有若干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连接件为Z型结构连接件,包括外横向连接边、竖向折边和内横向连接边,外横向连接边和内横向连接边上设有螺孔,外横向连接边与外侧板的内侧面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内横向连接边与内侧板的内侧面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因竖向折边形成夹层,夹层内填充生物质材料环保阻燃性保温隔音棉,本发明墙板实现了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保温隔热等功能,具有绿色环保、综合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现代化建筑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作为建筑结构中起隔断、承重的主体结构,是改善的重点。传统墙板自重大,整体性、抗震性能较差,工期长,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轻质、高强、保温、环保、装饰等性能。由于预制墙板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短,竹/木结构体系更是缺乏适应建筑工业化需求的节能一体化装配式墙板,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优质的节能一体化的装配式墙板来满足现代建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本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通过Z字型连接件固定墙体,在夹层中填充具生物质材料环保阻燃性保温隔音棉,实现了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保温隔热等功能,具有绿色环保、综合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现代化建筑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程竹结构节能一体化墙板,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连接件,所述外侧板采用工程竹挂板横向叠加放置而成,所述内侧板的外侧表面从外向内设有若干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所述连接件为Z型结构连接件,包括外横向连接边、竖向折边和内横向连接边,所述外横向连接边和内横向连接边上设有螺孔,所述外横向连接边与外侧板的内侧面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横向连接边与内侧板的内侧面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因竖向折边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生物质材料环保阻燃性保温隔音棉;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厚度为20cm-30cm,所述连接件为厚度3mm-5mm的钢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加劲肋为梯形设计,所述横向加劲肋为矩形设计,所述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的厚度相同,且纵向加劲肋之间的肋间距与横向加劲肋之间的肋间距相同均为60cm -80cm,如此设置,使墙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有效增加其抗震性与墙体的围护功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程竹挂板经过防水处理,且该工程竹挂板的厚度为1.5mm -2.0mm,如此设置,因为工程竹挂板的制作工艺简单,力学性能优于传统木材,又比混凝土等质量轻,成本更加低廉,同时通过横向叠加放置,施工简便,方便后期维护保养,工程竹挂板还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螺钉尺寸为6mm-8mm的螺钉,如此设置,此规格螺钉连接和定位效果最优,过小影响定位和稳定效果,过大则不利于墙体的固定和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整体厚度小,且主体材料为工程竹,其制作工艺简单,质量轻,具有很高的强度,建筑材料本身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节能环保,自然美观,使用范围广。
2、本发明外侧板采用工程竹挂板,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若出现局部破损时,只需更换新挂板,简单迅速,维护方便,且工程竹挂板保留了竹材原有的自然美观,自带装饰效果。
3、本发明内侧板设置纵横加劲肋,提高墙体稳定性,由于Z型连接件的存在,且其安装操作简单快捷,本发明的内外侧板连接简单方便,效率高。
4、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厚度为20cm-30cm,如此设置,保障墙体的厚度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