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田耕整机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0501.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曹润池;周金俊;唐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3/02 | 分类号: | A01B7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整机 拖板 调节 机构 | ||
1.一种水田耕整机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设置在水田耕整机上,所述水田耕整机包括机架、拖板总成、侧主拖板调节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中间机架(5.1)、通过第一销轴(5.3)铰连接在中间机架(5.1)两侧的侧机架(5.2);未折叠状态下,所述侧机架(5.2)垂直于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所述侧机架(5.2)包括未折叠状态下垂直于水田耕整机前后运动方向、横向平置的第一支承管(5.2.1)、第一横板(5.2.2);所述第一支承管(5.2.1)、第一横板(5.2.2)上下相对、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拖板总成包括主拖板、连接板;
所述主拖板包括中间主拖板(6.1.1)、通过第二销轴(6.1.3)铰连接在中间主拖板(6.1.1)两侧的侧主拖板(6.1.2);
所述连接板包括中间连接板(6.2.1)、中间连接板(6.2.1)两侧的侧连接板(6.2.2);
所述中间主拖板(6.1.1)横向平置,设置在中间机架(5.1)下部的后侧,通过中间连接板(6.2.1)与中间机架(5.1)连接;所述侧主拖板(6.1.2)在机架处于未折叠状态时横向平置,设置在侧机架(5.2)下部的后侧,通过侧连接板(6.2.2)与侧机架(5.2)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包括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第一横杆(14.2.3)、第一竖杆(14.2.4);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承管(5.2.1)上;所述第一横杆(14.2.3)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的后侧上部,所述第一竖杆(14.2.4)上端与第一横杆(14.2.3)的后端固定连接,下端与侧主拖板(6.1.2)铰连接;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油缸尾端铰连接在侧主拖板调节机构连接座(14.2.1)的后侧下部,活塞杆端部铰连接在第一竖杆(14.2.4)与第一横杆(14.2.3)的连接处;
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14.3);
所述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14.3)包括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连接座(14.3.4)、第三横杆(14.3.1)、第三竖杆(14.3.2)、气弹簧(14.3.3);所述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连接座(14.3.4)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板(5.2.2)的后侧;所述第三横杆(14.3.1)前后方向布置,前端铰连接在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连接座(14.3.4)后侧的上部;所述第三竖杆(14.3.2)的上端与第三横杆(14.3.1)的后端铰连接,下端与侧连接板(6.2.2)铰连接;所述气弹簧(14.3.3)的一端与侧连接板弹性支撑机构连接座(14.3.4)后侧的下部铰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横杆(14.3.1)中部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耕整机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活塞杆上套装第一压缩弹簧(14.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田耕整机侧主拖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主拖板调节机构驱动油缸(14.2.2)的进油管路中设有蓄能器(14.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5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机
- 下一篇:高压力高精度的注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