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9873.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熊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高杨丽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本申请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内定义有绑定区,绑定区设置有延伸至显示区的信号线,信号线通过通孔与覆晶薄膜电性连接,信号线表面覆盖有钝化层,钝化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硬质层和柔性层,柔性层阵列设置有狭缝,该狭缝贯穿柔性层,未刻蚀到硬质层中,挤压的过程中,柔性层发生变形,填补狭缝,既保护信号线,又局部降低绑定区中钝化层处厚度,解决了压合时受力不均问题,提高了金属线绑定的良率,进而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性能及显示品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基板、薄膜晶体管基板、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的液晶及密封框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液晶显示面板为高清晰度的显示设备,液晶显示面板在正常显示时,像素电极表面需平整化处理,使用PFA膜层取代钝化层,以改变下层膜表面的平整性,防止电场互相干扰,另外覆晶薄膜通过引线连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接引线区域,阵列端的信号裸露在PFA膜层上,二者采用压合方式,使得集成于覆晶薄膜上驱动信号通过外接引线区域导通到显示面板中,驱动液晶显示面板显示。
现有技术中外接引线区域中金属线结合,需要双面压合,压力较大,PFA膜层的膜厚比较厚,受到压力时PFA膜层受力不均,膜层容易破膜,影响金属线绑定的良率,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性能及品质的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外接引线区域中金属线结合,需要双面压合,压力较大,PFA膜层的膜厚比较厚,受到压力时PFA膜层受力不均,膜层容易破膜,影响金属线绑定的良率,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性能及品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定义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显示区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通过通孔与覆晶薄膜电性连接;所述绑定区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信号线、以及覆盖所述信号线的钝化层,其中,所述钝化层呈狭缝阵列状设置。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钝化层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表面沉积有ITO电极,其中,所述ITO电极的底部与所述信号线电信连接,所述ITO电极至少一侧延伸出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覆晶薄膜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狭缝对称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两侧,且所述狭缝垂直于所述ITO电极方向排列。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狭缝呈沟槽状,所述沟槽的宽度为1um至10μm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钝化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硬质层和柔性层,所述硬质层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材料,所述柔性层的材料为四氟乙烯、六甲基二甲硅醚、聚丙烯酸酯类、聚碳酸脂类、聚苯乙烯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狭缝贯穿所述柔性层,未刻蚀到所述硬质层。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所述硬质层的厚度的2倍至4倍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在本申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为独立金属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银、铜、铝、钼、钛的单一或几种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国内航班价格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目标敏感的车辆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