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9841.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华;任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途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B60L53/12;H04W4/029;H04W4/44;G07F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40005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移动 无线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所述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包括:车载智能终端通过车联网络向营运商服务基站管理系统发出充电请求;系统根据车辆实时位置、目的地和交通路况信息给出充电路线备选建议;车载无线充电器与道路无线充电站建立联系,完成充电服务;车载智能终端自动支付。所述共享移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车载智能终端,车联网络,营运商服务基站,车载无线充电器,道路无线充电站。本发明利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车联网络和智能终端技术,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电动汽车只能在停车场充电桩固定充电,充电时间长,带充电桩的车位少,且分布不均,充电不方便,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城市道路拥挤减少了电动汽车每次充电实际行驶里程,加剧了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停车场充电桩固定充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电动汽车充电难,城市道路拥挤、停车充电桩不足、分布不均加剧了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电池技术,充电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推进电动汽车普及,减少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摆脱对石油燃料的依赖。
推进电动汽车普及,减少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摆脱对石油燃料的依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包括:车辆实时位置的获取主要通过卫星定位(如北斗或GPS)或移动通信基站定位,目的地和交通路况信息主要通过第三方专业导航工具(如高德、百度地图),
车载智能终端是一个包含微处理器CPU,IO接口和ROM存储器的计算机,将接受的数据与ROM存储器中的规划处理规则相比较,利用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程序计算最优路径,并通过IO接口反馈给车主,等待车主指令,记录车主每次选择,作为教师信号调整网络连接权值,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
进一步包括:
第一步,车载智能终端通过车联网络向营运商服务基站管理系统发出充电请求;
第二步,系统根据车辆实时位置、目的地和交通路况信息给出充电路线备选建议;
第三步,车载无线充电器与道路无线充电站(可移动)建立联系,完成充电服务;
第四步,车载智能终端自动支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移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车载智能终端,车联网络,营运商服务基站,车载无线充电器,道路无线充电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利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车联网络和智能终端技术,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移动无线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移动无线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城市道路拥挤、停车充电桩不足加剧了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车联网络和智能终端技术,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途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途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