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9092.3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祝信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13/12;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侧可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两侧外边缘固设有外齿环,所述底座支架四个角分别可转动设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设于滚筒下侧,且四个所述限位齿轮与两个所述外齿环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齿轮一端轴连接有翻动电机,所述滚筒内侧可滑动连接有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滚筒内侧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背向一侧均设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相对固设于滚筒内侧,且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或应用于家具装饰,包括金属板、木质板或者PC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也随着板材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现有的板材加工时需需要对其进行抛光、上色、固胶等操作,而通常涉及的板材数量较大,因而在板材加工时需要通过流水线设备进行加工操作,其中流水加工操作时需要对板材进行翻面,其翻面流程多为手工操作,其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慢,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侧可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两侧外边缘固设有外齿环,所述底座支架四个角分别可转动设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设于滚筒下侧,且四个所述限位齿轮与两个所述外齿环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齿轮一端轴连接有翻动电机,所述滚筒内侧可滑动连接有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为了更快捷有效的对流水线中的板材进行翻转,由于滚筒两侧外边缘的外齿环与底座支架上四个限位齿轮啮合,其中一个限位齿轮在输送电机的传动下,啮合外齿环使得滚筒能够发生三百六十度的转动,并带动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发生转动;而板材进入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之间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相对方向位移抵住板材,有效的对板材进行夹持,防止板材翻转时由于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导致板材脱落滑出,提高整个翻面的步骤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滚筒内侧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使得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更为稳定的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滑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背向一侧均设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相对固设于滚筒内侧,且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连接,因为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能够在电动推杆伸缩位移,因而能够调节其水平高度,且能够夹持不同规格厚度的板材,适应性更强。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中部为若干组套于同一转轴上的辊轮组成,且各组所述辊轮的转轴分别通过传动链连接,其中一组所述辊轮转轴一端轴连接有输送电机,各组所述辊轮通过传动链作用输送板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翻动电机固设于底座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水线翻板装置,能够更快捷有效的对流水线中的板材进行翻转,且防止板材翻转时由于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导致板材脱落滑出,提高整个翻面的步骤的稳定性;且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能够在电动推杆伸缩位移,因而能够调节其水平高度,且能够夹持不同规格厚度的板材,适应性强,其不仅减少人力浪费,极大的降低人力成本且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祝信,未经杨祝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动脉手持超声图像分割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变套环打压式管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