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注水二次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534.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薛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风正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13 | 分类号: | F04B9/113;F04B53/14;F04B53/16;F04B49/00;F15B21/041;F15B13/0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刘蕾施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注水 二次 增压泵 | ||
一种油田注水二次增压泵,属于石油注水开采技术领域,所述增压泵包括增压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中部与缸体内部紧密贴合,所述活塞体左右两侧设有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左右两端部与缸体两端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高压水腔,所述缸体内于左右两侧的柱塞杆中部设有封堵装置,所述活塞体与左右两侧的封堵装置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液压油腔,所述液压油腔与液压驱动系统相连,所述缸体两端于高压水腔端部经进水单向阀与供水网管相连,所述缸体两端于高压水腔上部经出水单向阀与水井相连。本发明利用现有管网的水压压力,再此压力基础上通过增压系统增补压力,使最终水压压力达到水井的注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注水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二次增压泵。
背景技术
注水开采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专门的注水井将水注入油藏,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很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注水系统及主要工艺流程为注水泵站→注水管网→配水间→注入井。“单管多井配水流程”是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的方式,即:注水泵站内安装一台或多台大排量高压水泵(拖动电机的容量通常为几百千瓦至几兆瓦),集中提供高压水源,泵站打出的高压水通过注水管网分配到多个注水间,再经注水间分配到各个注水井,最终注入地下油藏。在注水系统建设伊始,注水压力是满足各个注水井要求的,但是随着注水年限增长,注水井下会因为很多原因产生阻塞现象,导致个别井出现欠注现象,即注水管网的压力不够高,不再足以注入到井下。欠注现象势必影响石油的开采。随着连年开采,欠注现象会更大范围凸显出来。
目前解决方案有:
1.再次压裂,通过压裂疏通地下阻塞。此方法效果明显,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特别需要注意控制压裂方向,否则容易引起窜水。
2.酸化解堵,通过在水井中注入酸性化学药剂软化井下堵塞物,进而提高渗透率。此方案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并且缓解堵塞效果不持久。
3.注水系统升压改造,主要包括大注水泵、管网提高压力。当注水站辖区的水井大量出现高压欠注时,会考虑进行改造。但是系统性改造成本显然是巨大的(泵、管线、仪表等都需要更换更高压力等级的),并且仅为了满足个别高压井而提高整个管网压力也是不经济的,造成大量电能浪费。
4.采用二次增压设备,二次增压设备基本都是近年来研发的新产品,目前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管网水压驱动水压增压装置,其缺点一、需要专门敷设低压回水管线;缺点二、控制阀等需大量自行设计、加工的零件,水本身润滑性差,自制件可靠性很难保证,将会导致实际应用性差,难以推广。
另一种是利用液压的方法驱动水压增压装置,此种方案基本思路是好的,因为液压技术是成熟的,在整个传动环节上可靠性提高了。
但是目前已有的驱动增压装置,在系统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够简单、系统效率低、能耗大等不足。例如有的在液压控制回路上使用串联在其中的电磁阀(开关阀)来控制增压装置的动作,这样的设计存在液压冲击大,电磁阀开启时同步性(或者协调性)差的缺点。还有的设计用节流阀控制增压装置的动作速度,节流调速的方式本身就是消耗能量的,不节能。也有的设计,自制换向阀,用步进电机结合丝杠进行控制阀芯的运动进而完成增压装置换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当下油田欠注水井增多的事实,结合油田现有注水管网的布局特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油田注水二次增压泵,其特点是利用现有管网的水压压力,再此压力基础上通过增压系统增补压力,使最终水压压力达到水井的注入要求,并且设备本身消耗的电能仅为增补压力所需的能量,是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风正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风正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终端实时监测诊断控制系统用的光电转换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格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