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8249.0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8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宋攀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板 电源 控制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所述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断电控制模块、重启控制模块、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和电源变换模块,断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复位芯片和D触发器,重启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复位芯片、第三复位芯片和第一输出单元,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包括或门芯片和第二输出单元,断电控制模块和重启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处理器发送的重启信号向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合路模块用于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电源变换模块进行断电不重启或重启。该电路利用单板系统自带处理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正常上电、电源断电、电源断电后自动开电功能,减小了电路复杂度,节省了硬件设计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故障保护能力、可维护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设计成本要求越来越低。单板电源控制系统作为通讯设备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对设备的可维护性和故障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断电告警”和“断电自动重启”是单板电源控制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例如当系统因为环境原因超温,为了避免火灾或毁坏后级硬件电路,系统需要进行智能判断,启动“断电告警”功能,断掉单板电源系统来保护设备,同时给维护人员提示告警信息。
通常设计这样的单板电源控制系统,通过增加额外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来实现,MCU作为独立的电源管理控制功能,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对单板电源进行开电、断电或断电重启等功能。
这种现有方案需要额外增加MCU控制器,会直接增加硬件设计成本,同时需要一套独立的软件管理系统,带来设计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对于远程控制系统来说,需要MCU系统同时接入到网络控制管理平台,维护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增加MCU实现断电重启等功能,电路结构复杂,硬件设计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板电源控制电路,所述单板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断电控制模块、重启控制模块、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和电源变换模块,所述断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复位芯片和D触发器,所述重启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复位芯片、第三复位芯片和第一输出单元,所述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包括或门芯片和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电源变换模块包括直流变换器和放电单元;所述第一复位芯片分别与待机电源和所述D触发器连接,所述D触发器与单板电源的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三复位芯片、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待机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复位芯片分别与所述待机电源以及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或门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输出单元以及所述D触发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与所述直流变换器连接,所述直流变换器还分别与所述放电单元以及单板电源负载连接;所述断电控制模块和所述重启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器发送的重启信号向所述控制信号合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合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变换模块进行断电不重启或重启。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采用单板电源自身处理器输出信号,并基于复位芯片以及控制信号合路的或门芯片等搭建复位控制逻辑,实现单板电源的自动上电,同时能够完成系统正常工作后需要实现的电源断电不重启、电源断电后重启功能。并且控制简单,减小了软件设计复杂度,不需要额外的MCU控制系统,节省了硬件设计成本和维护成本,适用于通讯设备和其他类型电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糖李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环泵式定压补水模块及其补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