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线可控OBD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201.X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和华;沈全;黄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星云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52;H01R13/508;H01R1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obd 接口 | ||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线可控OBD接口。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OBD母口壳体结构,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上端位置设有一个OBD翻盖结构,所述OBD翻盖结构通过圆柱形销钉与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上端前后位置设置的安装配合连接支角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销钉的外圆柱面上通过一个圆柱形扭簧结构与所述OBD翻盖结构内部的配合孔连接装配在一起,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下端位置通过一个固定锁紧螺钉将行程开关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并且它的生产成本更低,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线可控OBD接口。
背景技术
目前,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全地形车生产商选用电喷发动机,电喷系统的通讯一般采用K线协议。
由于K线协议的特性,电喷ECU只能同时与一个通讯单元发生交互,常见的现象是,接插诊断仪的同时需要断开ECU与仪表的通讯。
目前行业领域,一般会在车身线束上引出多芯尼龙插件作为诊断仪接口,再采用带线的对插件将诊断仪接口的K线短接。即使用诊断仪时,需要拔开诊断仪接口的对插件,断开ECU与仪表的通讯,使诊断仪与ECU通讯的不被干扰;诊断仪使用完毕后,将对插件重新与诊断仪接口对插,恢复ECU与仪表的通讯。
现有的技术方案虽解决了K线一对一通信问题,但各主机厂商采用的诊断仪接口插件型号、端子排列不尽相同,且无标准可依。采用标准OBD接口的诊断仪反而需要配置不同的转接线与各主机厂的车型进行配对,不利于市场的统一化、规范化。车主使用时容易遗失诊断接口对插件,造成ECU与仪表通讯失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K线可控OBD接口,它采用全新的设计,通过将行程开关配合OBD接口的新结构组合一个全新的产品,在使用时未使用状态下可以确保接口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可靠,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打开防护盖即可实现行程开关的自动释放,确保了在使用时的整体性能更好,它采用标准的OBD接口插接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现有的多种不同应用环境中的接口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并且它的生产成本更低,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K线可控OBD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OBD母口壳体结构,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上端位置设有一个OBD翻盖结构,所述OBD翻盖结构通过圆柱形销钉与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上端前后位置设置的安装配合连接支角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销钉的外圆柱面上通过一个圆柱形扭簧结构与所述OBD翻盖结构内部的配合孔连接装配在一起,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下端位置通过一个固定锁紧螺钉将行程开关固定在一起,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下端右侧位置设有一个配合行程控制孔,所述行程开关上的行程连接控制柱与所述配合行程控制孔配合安装在一起,所述OBD翻盖结构上设有一个行程开关控制连接柱,所述OBD翻盖结构在闭合状态下能够将所述行程开关上的行程连接控制柱进行压合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OBD母口壳体结构的右侧为接线位置的配合孔为十字形配合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OBD翻盖结构在打开的状态下在所述扭簧结构的作用下开合状态为倾斜向右上方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全新的设计,通过将行程开关配合OBD接口的新结构组合一个全新的产品,在使用时未使用状态下可以确保接口位置的整体安全性更可靠,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打开防护盖即可实现行程开关的自动释放,确保了在使用时的整体性能更好,它采用标准的OBD接口插接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现有的多种不同应用环境中的接口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并且它的生产成本更低,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时的整体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星云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星云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微区电化学沉积控制方法及其适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六轮移动货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