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水路切换的进水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084.7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旭;吴克麟;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2 | 分类号: | E03D1/32;F16K11/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黄旭君 |
地址: | 362304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水路 切换 进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水路切换的进水阀,包括止水本体、刷圈控制机构、水箱控制机构和外浮筒;止水本体内具有总进水流道、刷圈进水孔和水箱进水孔;外浮筒内具有水箱内腔和刷圈内腔;刷圈控制机构包括刷圈止水组件、刷圈浮筒组件和刷圈抬杆,刷圈止水组件封堵于刷圈进水孔内,刷圈浮筒组件设于刷圈内腔内;刷圈抬杆的一端与刷圈浮筒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刷圈止水组件连接;水箱控制机构包括水箱止水组件、水箱浮筒组件和水箱抬杆,水箱止水组件封堵于水箱进水孔内,水箱浮筒组件设于水箱内腔内;水箱抬杆的一端与水箱浮筒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水箱止水组件连接。本发明优点:实现了对两路水进行供水控制的目的,且纯机械的控制方式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水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水路切换的进水阀。
【背景技术】
马桶也叫坐便器,它是一种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冲洗结构是坐便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结构,现有坐便器的冲洗结构一般都包括通向便池上部的刷圈水道和通向便池底部的喷射水道,刷圈水道用于对便池内壁面的洗刷进行供水,喷射水道用于对便池底部的喷射孔进行喷射供水。
为了满足刷圈水道和喷射水道的用水需求,用于给坐便器进行供水的总水路通常需要分成两路进行供水,其中一路给刷圈水道进行供水,一路给喷射水道进行供水。为了实现供水水路的控制,就必须要使用到止水结构,现有技术在对供水水路进行控制时,多采用电池阀来控制止水结构中泄压阀的打开和关闭,然而电磁阀需要使用到电源,一旦停电将无法工作,导致实际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使用气动控制方式来控制止水结构中泄压阀的打开和关闭,如申请日为2019.05.15,申请号为201910403131.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箱隐藏在坐便下的气动控制马桶,该马桶使用双套止水结构来实现对两个供水水路的控制,然而该技术方案中刷圈水路采用的是气囊控制,而气囊的压缩力气受水压影响,且产品密封位置的零件精度要求高,泄压孔的通道又过小,产品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出现不止水现象。
鉴于现有技术还未有稳定可靠的双套止水结构可用于对马桶的两个供水水路进行控制,本案发明人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水路切换的进水阀,用以解决现有止水结构不够稳定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水路切换的进水阀,包括止水本体、刷圈控制机构、水箱控制机构和外浮筒;
所述止水本体内具有总进水流道、刷圈进水孔和水箱进水孔,刷圈进水孔与总进水流道相连通,水箱进水孔与总进水流道相连通;所述外浮筒内具有水箱内腔和刷圈内腔;
所述刷圈控制机构包括刷圈止水组件、刷圈浮筒组件和刷圈抬杆,刷圈止水组件封堵于刷圈进水孔内,刷圈浮筒组件设于刷圈内腔内;刷圈抬杆的一端与刷圈浮筒组件连接,刷圈抬杆的另一端与刷圈止水组件的泄压端转动连接,通过刷圈浮筒组件联动刷圈抬杆控制刷圈止水组件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水箱控制机构包括水箱止水组件、水箱浮筒组件和水箱抬杆,水箱止水组件封堵于水箱进水孔内,水箱浮筒组件设于水箱内腔内;水箱抬杆的一端与水箱浮筒组件连接,水箱抬杆的另一端与水箱止水组件的泄压端转动连接,通过水箱浮筒组件联动水箱抬杆控制水箱止水组件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刷圈内腔高于水箱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腔的底部设有用于延时的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上设有延时单向阀,所述延时单向阀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延时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本体上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外端面设有连通至刷圈进水孔的第一止水件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