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其的香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6160.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之;周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旻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25/00 | 分类号: | A44C25/00;A61K36/87;A61P3/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齐宝玲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肥 功效 中药 组合 包含 香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其的香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人参、大黄、当归、藤茶、枳实、迷迭香、肉桂、苍术、红花、山楂、黄芪、罗布麻和冰片组成,对3T3‑L1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累积及脂肪水解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进而具有较好的体外脂代谢调节功能。所述中药香囊的治疗方法天然无副作用、方便简洁、效果持久,可以有效提升用者的依从性,且可通过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等途径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有效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恢复瘦素调节糖脂代谢的生理效应,并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外周瘦素抵抗状态,从而达到干预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其的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指因机体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肥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MS)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我国的肥胖病发生率呈年轻化、逐年增高的趋势,2017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了《慢性病及其危害因素监测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全国肥胖率为11.9%,超重率为30.1%,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或外敷擦剂。但口服药物的长期服用会刺激胃肠道,外用擦剂也会造成局部皮肤不适,并且存在使用方式繁琐费时、使用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天然无副作用、方便简洁、效果持久的治疗方法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无副作用的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人参、大黄、当归、藤茶、枳实、迷迭香、肉桂、苍术、红花、山楂、黄芪、罗布麻和冰片组成。
值得说明的是,此中药组合以人参、大黄、当归为君药,以藤茶、枳实、迷迭香、黄芪为臣药,以肉桂、苍术、红花、山楂、罗布麻为佐药,以冰片为使药,通过补气健脾、活血行气、润肠通便达到调节机体功能、加速脂肪分解的目的,以实现减肥降脂之功效。
其中,人参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无毒;如下食也,必加大黄、枳实;加以山楂,极会去滞消积。
大黄,味苦,气大寒,阴中之阴,降也,无毒。入胃与大肠。其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然有佐使,各经皆达也;惟人参、大黄同用于一时,自然相制相宜,大黄无过攻之虞,而人参无过补之失也。
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入之升提药中则提气,入之降逐药中则逐血也。而且用之寒则寒,用之热则热,无定功也。
藤茶,味苦,微涩,性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枳实,味苦、酸,气寒,阴中微阳,无毒;无坚不破,佐之大黄,则祛除荡积之功更神;然而切不可单用,必附之补气、补血之药,则破气而气不耗,攻邪而正不伤,逐血而血不损,尤为万全耳。
迷迭香,味辛,性温,无毒,芳香健胃,亢进消化机能。
肉桂,味辛、甘、香、辣,气大热,沉也,阳中之阴也,有小毒。入肾、脾、膀胱、心胞、肝经。养精神,和颜色,兴阳耐老,坚骨节,通血脉,疗下焦虚寒,治秋冬腹痛、泄泻、奔豚,利水道,温筋暖脏,破血通经,调中益气,实卫护营,安吐逆疼痛,此肉桂之功用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旻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旻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