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流气浮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6001.0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郦智明;郦苏浩;宋立斌;赵一书;许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气浮装置,旨在解决气浮装置产生的气泡直径较大,气泡数量少,对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安装套管、动力电机、进气罩、叶轮,动力电机安装在安装套管下端,进气罩安装在动力电机下端,进气罩上设有进气腔,进气腔和安装套管之间连通进气管,动力电机输出轴贯穿出进气罩,叶轮安装在动力电机输出轴上,叶轮和进气罩之间形成叶轮腔,进气腔和叶轮腔连通,进气罩上设有和叶轮腔连通的进水孔,进气罩上叶轮腔外边缘设有若干固定叶片。这种涡流气浮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直径小,上浮速度慢,气泡数量多,对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涡流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目前使用的很多气浮设备产生的气泡直径较大,气泡数量少,气泡与悬浮物接触时间短,处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气浮装置产生的气泡直径较大,气泡数量少,对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涡流气浮装置,它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直径小,气泡数量多,对污水处理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涡流气浮装置,包括安装套管、动力电机、进气罩、叶轮,动力电机安装在安装套管下端,进气罩安装在动力电机下端,进气罩上设有进气腔,进气腔和安装套管之间连通进气管,动力电机输出轴贯穿出进气罩,叶轮安装在动力电机输出轴上,叶轮和进气罩之间形成叶轮腔,进气腔和叶轮腔连通,进气罩上设有和叶轮腔连通的进水孔,进气罩上叶轮腔外边缘设有若干固定叶片。
涡流气浮装置工作时,动力电机启动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腔内的液体跟随叶轮一起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在这个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腔内的液体向外运行,进气罩上的进水孔不断地向叶轮腔内补水,而叶轮腔内进气腔到进水孔区域内无水且为负压,在这负压的作用下空气会从进气腔进入叶轮腔并向外径方向流动,在到达进水孔附近与进入的液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液,一起继续向外流动。在流动过程中,空气变成气泡并不断继续与液体混合,被液体粉碎形成更细的气泡,最后一起流出叶轮腔。流出叶轮腔的混合液的运动方向可以分解为径向运动和切向运动。切向运动的液体会与进气罩上的固定叶片产生剪切,气泡直径进一步变小;径向方向流动的气泡在流动过程中直径也会进一步变小,最终在进气罩固定叶片处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当这些微小气泡注入到被处理的污水中后,以这些微小气泡作载体,粘附住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使固体悬浮物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而上浮至水面,然后由刮渣机将悬浮物刮入排渣槽,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和液液分离。得到净化后的液体则经集水管排出。这种涡流气浮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直径小,上浮速度慢,气泡数量多,对污水处理效果好。
作为优选,叶轮包括轮毂、盖板、若干转动叶片,盖板紧固连接在轮毂外壁上,转动叶片均布连接在盖板表面上,转动叶片置于叶轮腔内,轮毂与动力电机输出轴紧固连接。盖板的设置便于形成叶轮腔,而且转动叶片均安装在盖板上,整体结构强度好,转动叶片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轮毂便于和动力电机输出轴安装连接。
作为优选,转动叶片偏离轮毂的径向方向设置。这种结构布设的转动叶片产生的离心力大,提高气液混合效果。
作为优选,进气罩包括罩体、延伸筒、连接板,延伸筒连接在罩体和连接板之间,进水孔设置在连接板上,进气管连接在罩体上,罩体紧密连接在动力电机的下端。进气罩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作为优选,安装套管上端安装气量调节阀。气量调节阀便于掌控进入安装套管内的气量大小。
作为优选,安装套管上端紧固连接支承板,支撑板上设有进气孔和线缆安装孔,气量调节阀安装在进气孔上,线缆安装孔内紧密连接线缆。支撑板的设置便于安装套管上端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紧固。安装套管不仅作为安装用,还可作为通气管使用,而且还作为线缆穿线管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VC内模结构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准则计算满意度的商业采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