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PPVC内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5726.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宣;杨志明;刘魁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青建理工建筑工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0 | 分类号: | B28B7/30;B28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ppvc 结构 | ||
一种自动化PPVC内模结构,涉及土木工程PPVC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架、侧板、后板、顶板、翼板、角板、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电控可伸缩连接件、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并分别与各个可伸缩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的侧板、后板、顶板、翼板、角板的结构相互配合,并可在可伸缩连接件的推动及底座槽壁的约束下构成立方体形内模支撑结构,当可伸缩连接件收缩时,所述的立方体内模支撑结构得以分解。本发明可显著提高内模结构的精度,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PPVC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PPVC内模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简称PPVC),是指将建筑分成若干空间模块,模块内的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将这些模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端产品,自身具备高度的完整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建筑领域的施工现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环保问题,比如过度的粉尘、噪音、水污染、光源污染、浇筑现场的泥浆处理、有毒有害烟尘及废气处理、密填充式圆筒及高空废弃物、有毒有害土壤回填、机械振动、人员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等,虽然《建筑法》和有关施工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各种环保法规和条例,但真正合格合规的贯彻实施非常困难。
PPVC技术的出现可有效降低传统建筑施工对现场的各种污染,由于PPVC技术中,绝大部分建筑构件都是在工厂完成,现场施工作业仅需要吊装和装配,故上述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得以轻松化解,事实证明,PPVC建筑对环境污染极少。
另一方面,PPVC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如施工速度快,同大板建筑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50~70%;装配化程度高(装配程度可达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独特的装配结构,方便后期扩建。
PPVC内模涉及到预制整体构件的浇筑模具,由于工艺的需要,浇筑时需要将内模作为支撑骨架,浇筑完成后,内模则需要从构件中脱离,因此,PPVC内模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也要具备很方便的移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需要保证内模结构的精度,使浇筑构件符合工艺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PPVC内模具有如下缺点:
1、现有的PPVC内模均是人工操作,或者人工辅助简单的机械部件操作,导致内模的精度低,操作费时费力,难以满足高标准浇筑的需要。
2、现代化的建筑机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而现有的PPVC内模却滞留于人工操作的初级水平,其技术瓶颈需要早日获得突破。
3、现有的PPVC内模的角板结构在浇筑后与顶面构件、侧面构件、后面构件均通过混凝土粘合,通过人工的方式很难取下,如何轻松省力的将角板从构件表面脱离成为行业技术的难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PPVC内模结构,该内模可自动化构建内模支撑结构,并可以自动化分解内模支撑结构,通过自动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内模结构的精度,提高了浇筑构件的浇筑精度,且使用简单,操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青建理工建筑工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青建理工建筑工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