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35515.4 申请日: 2020-07-03
公开(公告)号: CN111733508B 公开(公告)日: 2021-10-22
发明(设计)人: 王旭光;霍晓兵;王师群;李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D03D15/283 分类号: D03D15/283;D03D15/217;D03D15/47;D03D15/513;D03D15/50;D03D13/00;D02G3/02;D02G3/04;D01F6/40;D01F1/10
代理公司: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代理人: 樊耀峰
地址: 100043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毒 织物 及其 织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将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进行织造以形成防毒织物,所述的腈氯纶掺炭纤维为负载有超细活性炭的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物纤维;其中,织机速度为140~165r/min,上机张力为6000~8000N。本发明能够将强力较低、织造困难的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织造成兼具较高的防毒性和透气性的防毒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防毒服包括隔绝式防毒服和透气式防毒服。隔绝式防毒服具有较强的防毒性,但是穿着起来比较笨重,且散热差,会给穿戴人员带来极大的生理负担。透气式防毒服能阻止外界有毒气体、雾滴状毒剂、细菌和放射性尘埃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可以透过空气和湿气,穿着较为舒适;但是透气式防毒服的防毒性能差于隔绝式防毒服。因此,如何协调防毒服的透气性和防毒性,成为防毒服材料的研究重点。

最早的透气防毒服是基于化学吸收的浸渍型防毒服,但是这种防毒服仅对特定的毒剂有防护作用,而且防毒服含有的化学活性剂对人员皮肤有刺激性。60年代以来,含炭织物的成功研制,使透气防毒服有了革命性发展。第一代含炭透气防毒服是以含炭绒布为含炭层,防毒性能优异,但是面料不具有阻燃性能,且活性炭容易脱落,生理舒适性差。

一方面,基于活性炭容易脱落以及舒适性的问题,人们进行了一些研究。比如,CN107584824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透气式防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多功能层、粘合层、吸附层、粘合层和舒适层组成。多功能层由阻燃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纺纱,然后织布,经过染色印花、拒水防油后整理制成。粘合层为热熔胶网膜,吸附层由活性炭纤维布或毡制成,舒适层为高密棉针织物。CN108638615A公开了一种防毒服内层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合成纯度高、分散性较好、颗粒形状为标准球形的气相二氧化硅,再以其作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制得高比表面积水热炭材料,并采用碳酸钾活化,通过扩散渗透入材料内部发生孔的刻蚀,促进炭层分离,制得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再将活性炭分散在纤维构成的网络内,隔在纤维之间的空隙内的活性炭就可以随纤维的弯曲而移动,使材料整体具有柔性,提高舒适性。

另一方面,基于阻燃性、舒适性以及活性炭容易脱落的问题,人们还着手研究是否能够将活性炭直接固定在阻燃纤维中,然后再经过纺纱-织造得到含炭层的舒适性高的防毒服面料。

腈氯纶纤维是由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物纺制的纤维,具有永久的阻燃性。如果将腈氯纶纤维和活性炭共混制成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织物,很可能会使得织物兼具较好的吸附性能和阻燃性能。比如,CN105133225A提及腈氯纶掺炭纤维是一种具备较高吸附活性的阻燃吸附纤维。该专利文献未提及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只是公开了一种腈氯纶掺炭纤维织物坯布后整理工艺。该专利文献通过浸提活化处理对腈氯纶掺炭纤维织物进行处理,恢复或者提高腈氯纶掺炭纤维织物的性能。此外,梁晓飞等研究了含活性炭的腈氯纶纤维纺丝工艺(含活性炭的腈氯纶纤维纺丝工艺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24卷第6期,2005年12月),确定了纺丝工艺参数,但未涉及有关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的研究。

由于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的强力较低,造成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织物的织造较为困难。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由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织造成织物的织造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毒织物的织造方法,该织造方法能够将强力较低、织造困难的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进行织造以得到防毒织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毒织物,该防毒织物兼具较高的防毒性和透气性。进一步地,该防毒织物的断裂强力较高以及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毒织物的织造方法,将含腈氯纶掺炭纤维的纱线进行织造以形成防毒织物,所述的腈氯纶掺炭纤维为负载有超细活性炭的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物纤维;其中,织机速度为140~165r/min,上机张力为6000~8000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