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针织布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5171.7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龚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计飞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4;D04B1/16;D02G3/44;D02G3/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针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的灭菌针织布是包含以下步骤之方法制得:首先,提供多条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及多条竹炭中空纱。之后,将该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与该竹炭中空纱互相交织,以形成一胚布。之后,将该胚布施以一精炼制程,以形成一精炼布。之后,将该精炼布进行一定型制程。其中,该精炼布以每分钟移动25公尺的方式进行该定型制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灭菌针织布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纺纱材质的灭菌针织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奈米银抗菌纱内的奈米银离子能阻绝病毒及抑制有害人体的外来生物的生长。并且,该奈米银离子还能持续释放负离子及远红线能量,其可有效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此外,奈米银离子纤维是银和纤维所聚合成的一单一个体,所以银和纤维是无法剥离的。因此,奈米银抗菌纱之抑菌效果是非常持久,不容易因时间而递减。也因为如此,具有奈米银抗菌纱的针织布常作为口罩的内层。然而,具有奈米银抗菌纱的针织布在接触佩戴者的皮肤后,该佩戴者容易造成皮肤不舒适,导致该口罩无法久戴。
因此,如何制作一个具有抑菌功效且佩戴舒适的灭菌针织布,便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值得去思量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该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所制作出的针织布具有抑菌的功效。并且,当该灭菌针织布作为口罩的内层时还能提升了佩戴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多条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及多条竹炭中空纱。之后,将该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与该竹炭中空纱互相交织,以形成一胚布。之后,将该胚布施以一精炼制程,以形成一精炼布。之后,将该精炼布进行一定型制程。其中,该精炼布以每分钟移动25公尺的方式进行该定型制程。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中,定型制程的一整烫温度为160℃~180℃之间。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中,整烫温度为170℃。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精炼制程用以去除该胚布中的不纯物。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精炼制程的一精炼温度为130℃。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中,经由一圆编双面针织机将该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与该竹炭中空纱互相交织。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在定型制程之前,加入一抗菌剂及一架桥剂至该精炼布内。
在上所述的灭菌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具有多个银离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灭菌针织布,该灭菌针织布具有抑菌的功效。并且,当该灭菌针织布作为口罩的内层时还能提升佩戴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灭菌针织布,包含以下步骤之方法制得:
首先,提供多条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及多条竹炭中空纱。之后,将该奈米远红外线抗菌纱与该竹炭中空纱互相交织,以形成一胚布。之后,将该胚布施以一精炼制程,以形成一精炼布。之后,将该精炼布进行一定型制程。其中,该精炼布以每分钟移动25公尺的方式进行该定型制程。
在上述的灭菌针织布,其中,胚布内的竹炭中空纱呈棋盘格状的排列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本实施例之灭菌针织布之制作方法10的流程图。
图2所绘示为胚布1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S1~S5:步骤
10:灭菌针织布之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计飞,未经龚计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