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识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5014.6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传;唐毅;张理;贺丹丹;陈银;秦晓佳;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28;F16M13/0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设备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识别系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销轴,销轴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的内腔滑动套接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本体,底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腔的两端均滑动套接有连接杆,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个固定螺栓,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本发明利用两个固定板的设置方式,两个固定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从而使其可以在不同的平面内进行位置固定,且支撑柱可以与底板相对转动旋转,从而对人脸识别设备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但是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通常是利用防护外壳将其固定在某一固定的位置,使用者身高不同需要占据不同距离的位置,当使用者过高或过低时,人脸识别设备便不能有效的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不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调节其位置或角度,从而降低了其使用的适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转动套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内腔滑动套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本体,所述底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腔的两端均滑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个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腔滑动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的两端均与连接杆滑动穿插套接,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螺杆外壁的一端螺纹套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外壁与连接杆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与承载板转动套接,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呈矩形阵列等距设置有四个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底部与底板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外壁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腔滑动套接有制动螺栓,所述制动螺栓外壁的一端与支撑套筒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套筒一侧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与通孔滑动套接。
基于上述人脸识别设备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用户层和用户基础服务层,所述用户层包括用户模块,用于用户信息的录入和进入人脸识别系统,所述用户基础服务层包括数据访问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数据访问模块用于用户模块数据的访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用户人脸识别,所述存储模块用于用户模块数据的存储,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异常情况的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表现在:
(1)本发明利用两个固定板的设置方式,两个固定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从而使其可以在不同的平面内进行位置固定,且支撑柱可以与底板相对转动旋转,从而对人脸识别设备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其实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