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4739.3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13/005;A41D13/002;A41D27/28;A41D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慕朝利 |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除湿 医用 防护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包括设有隔热层的一体式防护服和负压换气装置,防护服面部设有空气过滤层,负压换气装置吸气端与防护服内部连通,排气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负压换气装置包括气泵、过滤装置,所述气泵设置于防护服的靴子底部,通过使用者踩踏为气泵提供动力,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气泵的排气端一侧,并通过气管与气泵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抽气换气将防护服内的湿热空气换成防护服外清爽干燥的空气,改善防护服使用者的闷热的使用环境,能够让使用者呼吸畅快,神清气爽,同时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使用者能够有效降低湿热环境而导致的猝死等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防护技术领域中的降温除湿技术范畴,尤其涉及应用于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然后由于防护服为密闭的设计,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身体发热和出汗导致防护服内空气高温、闷热、潮湿,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03260005.4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医用防护服,该防护服为连体式防护服,前胸区中部位设有拉链,其两侧设有双重覆盖密封条,防护服内面躯干及头盔部位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放置袋,其内装有储冷袋,防护服的头盔部位口鼻处开有两个并排圆形开口,周边带有密封圈的一次性面罩中部设有与开口相对应的长短不一的空腔接头上分别装有带插头的插管,插头上分别插接有吸气管导管的末端接至移动装置上设置的带有降温层 的氧气瓶安装的湿化瓶插管上,呼气导管末端装有过滤壳体内设有上、下两端由纱布封头,其内装有活性炭的过滤管,在呼、吸气插管的基部 分别设有微型送话器和微型受话器,微型受话器上设有接听诊器主胶管的插口。
该实用新型的不足是:该实用新型备采用了防暑降温装置,需在连体式防护服上不同部位负重降温袋,造成连体式防护服上有多个负重点,给使用者使用时造成局部拉扯的感觉,影响正常工作,同时无法对面部的雾气进行有效处理,造成改全封闭防护服面部雾气产生影响使用者的视线。
综上所述,迫切需要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来实现医用防护服防暑降温除雾。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包括设有隔热层的一体式防护服和负压换气装置,防护服设面部设有空气过滤层,负压换气装置吸气端与防护服内部连通,排气端与外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换气装置包括气泵、过滤装置,所述气泵设置于防护服的靴子底部并设有辅助电源插槽,通过使用者踩踏为气泵提供动力,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气泵的排气端一侧,并通过气管与气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未经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