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679.5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岩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设备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包括充电线圈以及受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嵌装于地面上,所述充电线圈上插装有第一矽钢铁芯,所述受电线圈安装于电动汽车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电线圈安装在地面,不占用空间,同时避免了充电设备磨损,延长了充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充电线圈发射的磁力线绝大部分通过矽钢铁芯、矽钢铁芯延长芯穿过全部受电线圈,形成磁力线回路,矽钢铁芯、矽钢铁芯延长芯的大小能承受所需的磁通量,受电线圈的大小能承受所需的充电电流,通过矽钢铁芯延长芯的转动,拉近了矽钢铁芯的距离,满足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现在电动汽车一般都是使用充电桩上的充电插头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存在着充电桩占用停车场地,充电电缆和插头易氧化、老化以及磨损,没有无线充电使用方便的问题,现有的使用无线充电的设备主要是数码产品、电动牙刷等用电量较小的电器,由于用电量小,和充电器的距离可以放得很近,使用现在常用的线圈对线圈的充电方式可以满足充电的需要,对于电动汽车这样每次充电需要十几度到几十度,而且充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距离受汽车离地间隙的限制不可能很近,线圈发射的磁力线较为分散,绝大部分磁力线不能通过全部受电线圈,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方式存在着充电桩占用停车场地,充电电缆和插头易氧化、老化以及磨损,没有无线充电使用方便,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方式不能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充电线圈以及受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嵌装于地面上,所述充电线圈上插装有第一矽钢铁芯,所述受电线圈安装于电动汽车底部,所述受电线圈上设有受电结构;
所述受电结构包括:第二矽钢铁芯、转轴以及矽钢铁芯延长芯;
所述第二矽钢铁芯插装于所述受电线圈上,所述转轴插装于所述第二矽钢铁芯一端,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安装在所述转轴一端。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所述第二矽钢铁芯上的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可以通过所述转轴向电动汽车行驶方向的后方折叠,折叠到与电动汽车底部平齐,当电动汽车充电时,放下折叠的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使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与所述充电线圈上的所述第一矽钢铁芯接近,充电完成后将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折叠回原位。
所述当电动汽车充电,在路面连续设置多个所述充电线圈以及所述第一矽钢铁芯,用于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
所述电动汽车行驶中充电,路面出现凸起物时,与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碰撞,所述矽钢铁芯延长芯通过所述转轴向后折叠通过凸起物。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充电线圈安装在地面,不占用空间,同时避免了充电设备磨损,延长了充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充电线圈发射的磁力线绝大部分通过矽钢铁芯、矽钢铁芯延长芯穿过全部受电线圈,形成磁力线回路,矽钢铁芯、矽钢铁芯延长芯的大小能承受所需的磁通量,受电线圈的大小能承受所需的充电电流,通过矽钢铁芯延长芯的转动,拉近了矽钢铁芯的距离,满足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要求,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方式存在着充电桩占用停车场地,充电电缆和插头易氧化、老化以及磨损,没有无线充电使用方便,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方式不能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以及方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岩,未经肖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