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658.3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熊代善一;坂口奈津实;辻本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幸药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A61L2/20;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金明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发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可安全地处置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源,能够以所需的时机一次性地大量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在容器(1)内的溶剂中使亚氯酸盐与分子内具有强酸基及弱碱基的双极性分子反应而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X)以及在容器内的溶剂中使亚氯酸盐与分子内具有强酸基及弱碱基的双极性分子反应而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二氧化氯发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容器的溶剂中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使亚氯酸盐的溶液与酸性物质反应而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器具和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61969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氧化氯气体(ClO2)因其结构内具有自由基而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因此被广泛地用作漂白剂、除菌剂、除臭剂。利用二氧化氯气体进行微生物的杀菌和灭菌的方法与在低浓度范围内使用同等浓度的氯、次氯酸、过氧化氢、甲醛等的方法相比,具有不仅毒性更低而可安全地实施,而且因没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而不会伴有不快感的优点。
此外,二氧化氯气体还具有单位重量的杀菌力更高,对孢子、霉菌、细菌、病毒等显示良好的灭菌及杀菌效果,而且不会作为副产物生成如三卤甲烷等致癌性物质等优点。
另一方面,二氧化氯气体不稳定,难以长期以一定浓度保管。因此,作为使用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当场将亚氯酸盐与酸混合而使其反应的方法是主流(专利文献1)。
亚氯酸盐的溶液与多种酸的反应中,通常在以数小时~数天为单位的时间内获得实现目的所需的量的二氧化氯气体。但是,希望在例如以数分钟为单位的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量的二氧化氯气体的反应中,需要使用盐酸等强酸。
此外,作为二氧化氯气体的高速发生方法,通过提高反应物质的浓度而使反应的总液量减少来增大反应刚开始后的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量。但是,这样的方法中,从反应刚开始起以高浓度释放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氯气体的浓度在局部区域升高,因此如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成为问题。
另外,如果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内残留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则如何回收该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也成为问题。因此,希望可以有从反应开始起以规定的滞后时间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在规定时间后不再从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内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方法。
例如希望在有人的环境下用二氧化氯气体对房间、室内或其他同样的空间进行除菌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从操作者将二氧化氯发生装置设置于该空间起至回避到空间外等候为止的时间内,呈从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不产生二氧化氯气体或者几乎不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状态。
此外,从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并经过规定时间后从所述空间回收该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时,也理想的是呈从二氧化氯发生装置不产生二氧化氯气体或者几乎不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状态。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安全地处置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源,能够以所需的时机一次性地大量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二氧化氯发生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的第一特征结构在于,在容器内的溶剂中,使亚氯酸盐与分子内具有强酸基及弱碱基的双极性分子反应而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如果采用本构成,则可通过将亚氯酸盐及双极性分子封入容器而构成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因此能够使操作性及量产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幸药品株式会社,未经大幸药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