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4642.2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利;李志才;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纶光电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83/05;C09J183/04;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有机硅材料是通过将改性纳米碳化硅加入到有机硅混合物中制备得到;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碳化硅是以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膜的纳米碳化硅经偶联剂改性处理而得。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硅材料的折射率与屏体和幕墙接近,既保证了材料的透明性,也能改善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候性能,使用该有机硅材料进行贴合屏体和幕墙,固化之后的粘接层的透光率95%,在85%RH和85℃条件下老化1000h不会出现黄变,在‑40℃~80℃冷热冲击1000次循环也不会出现开裂和黄变,Qsun测试500h无开裂、脆化和黄变的现象,还能将屏体中的LED结温从原来的70℃降低到56~60℃,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目前户外亮化工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纳米屏,钻石屏和柔性屏等层出不穷,但是需要把这些各式各样的屏组合起来构成精美的显示图案,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由于户外LED显示屏环境的特殊性,一般使用有机硅灌封胶和环氧树脂两种胶水,户外LED显示屏使用的胶水要具有散热性好,耐高温,不易黄变,不易裂开的胶水,故户外LED屏一般以双组份有机硅灌封胶为主,很少选择耐候性较差的环氧树脂,然而现有的有机硅灌封胶在使用时不能兼顾屏体散热和无缝粘接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墙体从内向外远眺时的视觉效果,而且耐候性有限,无法承受长期的热晒雨淋,高原低压及台风等恶劣天气。
由此可见,现有的有机硅灌封胶存在视觉效果差、耐候性以及散热效果有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材料,旨在解决现有的有机硅灌封胶存在视觉效果差、耐候性以及散热性有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硅材料,所述有机硅材料是通过将改性纳米碳化硅加入到有机硅混合物中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碳化硅是以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膜的纳米碳化硅经偶联剂改性处理而得。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所述的有机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改性纳米碳化硅按照重量比例为3~8%的添加量加入到有机硅混合物中,经行星式分散混合,脱泡处理后,即得。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所述的有机硅材料在户外亮化屏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硅材料,通过在有机硅混合物中添加一种改性纳米碳化硅,该改性纳米碳化硅是以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膜的纳米碳化硅经偶联剂改性处理而得,一方面,二氧化硅膜和有机硅基胶的体系相容性极好,不仅不影响胶层的透光率,且能够实现导热系数的提升,同时,经过偶联剂改性处理的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膜的纳米碳化硅具有极好的疏水性,而且表面包覆的二氧化硅膜上携带的基团将参与到有机硅基胶体系的反应中,以互穿网络的结构实现了本体交联,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迁移,既保证了材料的透明性,也能改善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候性能;另一方面,该有机硅材料的折射率与屏体和幕墙接近,使用该有机硅材料进行贴合屏体和幕墙,固化之后的粘接层的透光率95%,在85%RH和85℃条件下老化1000h不会出现黄变,在-40℃~80℃冷热冲击1000次循环也不会出现开裂和黄变,Qsun测试500h无开裂、脆化和黄变的现象,还能将屏体中的LED结温从原来的70℃降低到56~6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性纳米碳化硅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纶光电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纶光电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