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3889.2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光;刘猛;彭超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冠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担架 举升机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架、上摆臂、下摆臂、定位座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架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上摆臂一端与所述旋转架铰接,所述上摆臂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铰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摆臂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相对所述下摆臂转动,本申请降低了战士的工作强度,方便快捷,避免需要两个战士抬动伤员上急救舱的现象,避免了伤员处于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救护车、担架是医疗急救的重要装备,为人员的医疗救助提供便利并节约宝贵的救援时间,随着公共卫生建设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医疗急救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急救车辆、急救医疗装备、院前急救管理等方便提出更多的要求,目前能够适应复杂地形条件的越野型救护车已经产生,例如在救护车内的医疗床下部加装导轨,可使医疗床尾滑出车厢,再将担架、人员抬上医疗床,但由于伸出车厢的医疗床长度有限,所以还需要车上的医护人员接应才能将担架抬上车;另一种是能够升降的担架搬运车,先将人员台上铺有担架的转运车,运到救护车附近之后依靠转运车的升降装置、滑道等将担架送入车厢,由于这类转运车必须随救护车携带,占用救护车内的空间,不利于车厢内再摆设其他医疗设备。
针对国内的野战急救车,由于担架是前后两个战士合作抬动,在将伤员送上野战急救车的时候,由于野战急救车的底盘大梁比较高,上、下医疗舱的时候,两个战士抬动担架会出先一头高一头低的情况,造成人工抬起担架上、下医疗比较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上、下医疗舱的时候,伤员易倾斜,易出现伤员跌落出担架造成二次伤害的现象;并且由于野战急救车多用在野外等道路崎岖的地方,转运车在崎岖道路不便行走,转运车转运伤员的方式在野外不大实用;与野战急救车相匹配的军用担架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使得担架能够在野外适应崎岖不平的山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野战急救车底盘大梁比较高,两个战士抬动伤员上、下医疗舱较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担架的举升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架、上摆臂、下摆臂、定位座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固定设置,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旋转架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上摆臂一端与所述旋转架铰接,所述上摆臂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一端铰接,所述下摆臂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差运动周与所述上摆臂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摆臂相对所述下摆臂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步进电机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下摆臂固定,所述减速机上设置两个输出轴,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上摆臂固定,连接件将步进电机、减速机与下摆臂固定,步进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器的输出轴随之转动,进而使得与输出轴配合的上摆臂转动,上摆臂转动过程中带动旋转架转动,使得旋转架能够展开,将抬有伤员的担架的两根杆件放在凹槽中,通过推动担架即可快速进入急救车内,避免急救人员抬着伤员上下车的过程,使得伤员上、下急救舱方便快捷,并且降低了急救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将伤员运送至急救舱之后,将步进电机反转,进而带动减速机反转,使得能够将旋转架收拢,方便快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立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架的端部与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使得旋转架能够稳定安装在立柱上,增加了立柱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冠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冠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体内的新型智能穿刺针及其探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集成式工效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