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3772.4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钱俊青;苟李红;赵长燕;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12 | 分类号: | C12P19/12;C12N11/08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溶剂 中酶法 合成 蔗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蔗糖加入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和乙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在30‑40℃水浴摇床转速120‑180r/min,反应时间12‑20h,过滤,滤饼是回收的固定化脂肪酶,滤液真空蒸馏回收溶剂,得到蔗糖‑6‑乙酯产品。本发明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主要溶剂,与叔戊醇或叔丁醇复合,与其他有机溶剂比,具有酶活保持较好,蔗糖溶解度可达10%,蔗糖酯化率高达85%以上,蔗糖‑6‑乙酯占总酯的比例85%以上,合成反应溶剂体系粘度较小,易回收的优点。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国内外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进行化学法合成蔗糖-6-乙酯,蔗糖溶解于DMF溶剂,与原乙酸三甲酯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在二丁基氧化锡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法对环境影响较大,而脂肪酶催化蔗糖酯化属绿色制造,发展前景理想。
蔗糖-6-乙酯为无热量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生产的关键中间体,因而绿色安全的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技术,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为使蔗糖能较好的溶解,同时脂肪酶又能发挥催化活性,已报道的研究采用有机溶剂与水混合作为反应溶剂,或者以离子液体为反应溶剂,但蔗糖酯化率均在70%以下。采用二甲基亚砜复合中链醇作为蔗糖酯化反应溶剂,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的效果较好。但二甲基亚砜对酶活影响比较严重,蔗糖在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度不够大,二甲基亚砜粘度较大,增加了反应过程的操作难度。为此,研究较理想的有机溶剂进行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目前成为国内外技术发明的热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提高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酯化效率,提供一种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方法,替代目前化学法合成蔗糖-6-乙酯工艺,应用于无热量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的生产,可以大幅减轻生产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三氯蔗糖生产绿色改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蔗糖-6-乙酯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蔗糖加入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和乙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在30-40℃水浴、摇床转速120-180r/min下反应12-20h(优选30℃、160r/min反应16h),过滤,滤饼是回收的固定化脂肪酶,滤液真空蒸馏回收溶剂,得到蔗糖-6-乙酯产品(蔗糖酯含量85%以上,蔗糖-6-乙酯占总酯85%以上);所述有机溶剂是由N,N-二甲基甲酰胺与叔戊醇或叔丁醇以体积浓度55~30%:45~70%混合而成,总量100%;所述固定化脂肪酶是将脂肪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固定而成。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是由N,N-二甲基甲酰胺与叔戊醇以体积浓度55~30%:45~70%混合而成,总量100%。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体积加入量以蔗糖重量计为125-330ml/g(优选160-250ml/g);所述蔗糖与固定化脂肪酶质量比为1:0.2-1.0(优选1:0.5-0.7);所述蔗糖与乙酸乙烯酯质量比为1:1-5(优选1:2-4)。
进一步,所述固定化脂肪酶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脂肪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使酶溶解,有不溶成分则离心去除,酶液中酶浓度控制在2-4mg/ml,加入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搅拌均匀,形成0.05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的酶液,加入大孔树脂,在20-35℃保温,80-100转/分钟搅拌下,吸附1-3h(优选30℃、90转/分钟,吸附2h),过滤,滤饼真空干燥(优选40℃)至含水量3~5%(优选4.0%),得到固定化脂肪酶;所述去离子水体积用量以脂肪酶重量计为150-500ml/g(优选160-250ml/g);所述脂肪酶与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质量比分别为1:0.5-1.5(优选1:0.7-1.1)和1:0.5-1.0(优选1:0.5-0.8);所述脂肪酶与大孔树脂重量比为1:2-4。所述大孔树脂型号包括D4006型、D3520型、D1300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涂胶装置、涂胶方法及铺贴设备
- 下一篇:一种衣物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