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及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3543.2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3/063 | 分类号: | G06N3/063;G06F30/33;G11C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神经 形态 脉冲 神经网络 电子 传入 神经元 实现 方法 | ||
1.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整合单元、脉冲产生单元以及可编程高通滤波器;
所述输入整合单元包括MIFG晶体管T0;所述MIFG晶体管T0包括依次设置的源漏电极(21)、半导体层(22)、高k栅/浮栅堆栈(23)、多输入栅电极(24)以及硅或者玻璃层(25);所述高k栅/浮栅堆栈(23)包括高k栅介质层(231)和浮栅层(232);
所述MIFG晶体管T0的n个栅极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n个仿生传感器输入信号V1~Vn,MIFG晶体管T0的源极接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脉冲产生单元包括MIT忆阻器RM;所述MIT忆阻器RM的负极连接电源VDD,MIT忆阻器RM的正极连接所述MIFG晶体管T0的漏极;
所述可编程高通滤波器包括电容器CF和多阻态忆阻器RD;所述电容器CF的一端连接MIFG晶体管T0的漏极,电容器CF的另一端与所述多阻态忆阻器RD的正极连接,并连接到输出端u0;所述多阻态忆阻器RD的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所述MIFG晶体管T0采用高k栅+浮栅+高k栅堆栈作为叠栅,其中,高k栅均采用HfLaO、NbLaO、Al2O3或HfO2材料,浮栅采用ITO、Pt或Pd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所述MIT忆阻器RM采用VO2或NbO2金属-绝缘体转变材料作为MIT阻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阻态忆阻器RD采用顶电极堆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F介质层与MIFG晶体管T0的高k栅介质层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F与MIFG晶体管T0集成制备。
7.一种面向神经形态脉冲神经网络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实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电子传入神经元,其特征在于:
1)将外部仿生传感器输入信号V1~Vn进行信息整合,得到MIFG晶体管T0的浮栅电压VF;
当VF小于MIFG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VT时,MIFG晶体管T0不导通;
当VF达到MIFG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VT时,MIFG晶体管T0开始导通,执行步骤2);
2)MIFG晶体管T0的漏极电流控制MIT忆阻器RM的阻值在高低阻态翻转,从而输出频率与MIFG晶体管T0漏极电流成正比的振荡脉冲信号;
3)对振荡脉冲信号进行高通滤波,通过设置多阻态忆阻器RD的阻值得到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实现可编程阈值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5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面石油收集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