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2001.3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0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郭可可;雷援杰;陈虹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7/125 | 分类号: | H04L47/125;H04L49/10;H04L47/10;H04L4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命名 数据 网络 兴趣 转发 接口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节点从接口收到兴趣包后,首先查询其内容缓存库(CS)中是否存在兴趣包所请求的数据包,若存在,则直接返回数据包;如果不存在,则进一步查询待定兴趣表(PIT),若在PIT表中发现匹配的项,将接口添加到PIT的接口条目列表中,并将兴趣包丢弃;否则,继续查询转发信息表(FIB),若FIB表存在对应项,则选择接口转发该兴趣包并在PIT表中添加条目,否则丢弃兴趣包;周期性的向命名数据网络中发送探测包,若检测到路径节点拥塞,停止向当前接口发送兴趣包,并重新选择出新的接口;
其中,选择接口转发兴趣包具体包括:
当节点只有一个可用接口,则从该接口转发兴趣包;
若节点有多个可用接口,节点获取各个接口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权值公式计算出各个接口的权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接口转发兴趣包的权值,选择权值最大的接口转发兴趣包;
接口转发兴趣包的权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其中,wi表示从接口i转发兴趣包的权重;costi表示接口i的代价函数,表示选择第一选择函数,表示选择第二选择函数,fi表示拥塞函数;α,β表示权重因子;
接口i的代价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表示接口i的时延,具体为节点从接口发送兴趣包到接收数据包的往返时延的平均值归一化处理后的值;表示节点对应链路负载归一化的值;ω1和ω2分别为时延和负载的权重系数;
第一选择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表示接口发送对应内容兴趣包的数目,表示收到相应数据包的数目;
第二选择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Trec表示节点收到数据包已经过去的时间;
拥塞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为各个链路设置带宽阈值Bthreshold;当链路负载大于带宽阈值时,对应接口状态为不可用,当节点没有可用接口时,判断路径拥塞,其中,Bthreshold=δ*B;δ表示带宽阈值参数;B表示链路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节点的所有接口都处于未收到数据包的初始状态时,按照全转发的方法来转发兴趣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TDi表示各接口每个兴趣包发送到接收到对应数据包的时间,ATTDi是各个接口发送兴趣包到接收数据包的平均时间,为所有接口平均时延的最大值,为所有接口平均时延的最小值,n表示接收到对应数据包的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oadi为接口i对应链路负载,为节点接口负载的最大值,为节点接口负载的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命名数据网络中兴趣包转发接口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权重系数ω1和ω2的值均使用熵权法来计算,各接口时延和负载所占比重由下面公式计算得出:
时延和负载的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时延和负载的权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m=2,j=1代表时延,j=2代表负载;n表示接收到对应数据包的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0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