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现有排水系统改建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0382.1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F1/00;C02F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现有 排水系统 改建 资源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基于现有排水系统改建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下的竖井和横井,多个竖井依次与横井交汇,其特征在于,在地面划分以街道为主的畅流区和非街滞留区,滞留区周边地面向下开汇流暗道,相邻滞留区的汇流暗道连通并汇流至地下竖井或地下横井,汇流暗道环绕分布于滞留区周边的部分,其上侧固定有单向选流罩(17)和双向选流罩(18),从而每个滞留区被单向选流罩(17)和双向选流罩(18)环绕包围,汇流暗道经过畅流区的部分,其上侧被盖板密封;所述单向选流罩(17)为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锥形罩,其位于畅流区的一侧开有导流孔,位于滞留区的一侧封闭;所述双向选流罩(18)为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锥形罩,其位于滞留区的一侧开有导流孔,但在位于滞留区一侧的导流孔上设置可控启闭机构;畅流区路面边井和下水井直接汇流于汇流暗道内,畅流区路面积水通过相应导流孔汇流于汇流暗道内;滞留区地下竖井上端密封固定有高坎井头(19),高坎井头(19)顶部周边设置溢流孔(46),滞留区水位高于溢流孔(46)后向竖井排水,滞留区水位低于溢流孔的水量在避开降水峰值后,通孔控制所述可控启闭机构使其通过相应导流孔排入汇流暗道,或者长期留存于滞留区内;将部分地下支流横井管或者汇流末端的地下横井管的其中一段,替换为复合回水机构(2),同时在复合回水机构(2)附近位置修建盲井(6),盲井(6)顶部固定有井罩(10),井罩(10)底部四周封闭仅有顶部侧面开孔,在盲井(6)底部修建地下蓄水池(5),在地面修建地上蓄水池(8),所述复合回水机构(2)向地下蓄水池(5)排水,并通过水泵向地上蓄水池(8)抽水储水;在复合回水机构(2)内底部安置泥浆传感器,在地下蓄水池(5)内安置内筒水位传感器,在地上蓄水池(8)内安置外筒水位传感器,各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控制水泵和可控启闭机构的启闭,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与监控管理中心进行检测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复合回水机构(2)附近位置修建回水井(9),地下蓄水池(5)经过纤维过滤层(13)排入回水井(9)内,所述回水井(9)顶部固定有井罩(10),井罩(10)底部四周封闭仅有顶部侧面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回水机构(2)被控制选择向地下蓄水池(5)排水,复合回水机构(2)包括固定外筒(20)和转动内筒(21),两者匹配套装在一起形成复合筒,固定外筒(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地下横井管端部密封对接,固定外筒(20)的圆周侧壁分布有外筒固定透水孔(22),转动内筒(21)侧壁分布有内筒透水孔并套装有过滤网,转动内筒(21)侧壁设置有贯穿固定外筒(20)的驱动机构,控制器的控制端同时连接该驱动机构,通过控制该驱动机构使内筒转动,用于控制过滤网与透水孔对应或错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合回水机构(2)的两端分别通过补偿连接端(29)和固定连接端(30)连接地下横井管(1),补偿连接端(29)包括固定在地下横井管(1)端部的固定外座一(31)和固定在复合回水机构(2)端部的补偿座(32),两者通过轴向螺栓连接,补偿座(32)为筒状,其一侧有向内的翻边,该翻边能够支撑在复合回水机构(2)端部外翻边挡台上,其筒状体套装在所述固定外座一(31)外侧,地下横井管(1)与复合回水机构(2)之间套装密封垫一(33),补偿座(32)的筒状体底部套装有补偿垫(34),补偿垫(34)支撑在密封垫一(33)侧面;固定连接端(30)包括固定在地下横井管(1)端部的固定外座二(35)和固定在复合回水机构(2)端部的固定内座(36),两者通过轴向螺栓连接,两者之间套装密封垫二(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合回水机构(2)的一侧设置人孔并密封安装有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向选流罩(18)邻近畅流区的一侧有畅流区导流孔(39),邻近滞留区的一侧有滞留区导流孔(40)并设置可控启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3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