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线并绕绕线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9005.6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文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桂电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69;H01F41/094;H01F41/0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线 绕绕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线并绕绕线机,包括机架组件,转盘治具组件,工件绕线上防护罩组件,切线装置组件,主绕线运动机构组件,过渡勾线机构组件,牵引线装置组件,铜线张力调节装置组件,押线装置,所述机架组件由铁板焊接而成,底部装有脚杯,所述主绕线运动机构组件竖直设置于机架内,所述押线装置设置于转盘治具组件中的顶板上,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该三线并绕绕线机将实现主要功能的机械结构竖直线性的集成,大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减少了污染,同时三个绕线头进行绕线,在绕完一组线后自动对另外槽位进行绕线,减少期间需要的大量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线并绕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绕线机主要结构由外框机架,铜线出料牵引机构,上下摆转饶线机构,工件压紧装置,过渡钩线装置,工件旋转盘,夹线装置,剪线机构等组成。
三线并绕绕线机是主要用于定子线圈绕制的设备。在使用的各种绕线机中,有最早的手工绕线及后来的单轴绕线设备,二者的工作效率较低,精密程度不高,对铜线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线并绕绕线机,解决了工作效率较低,精密程度不高,对铜线浪费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线并绕绕线机,包括机架组件,转盘治具组件,工件绕线上防护罩组件,切线装置组件,主绕线运动机构组件,过渡勾线机构组件,牵引线装置组件,铜线张力调节装置组件,押线装置,所述机架组件由铁板焊接而成,底部装有脚杯,所述主绕线运动机构组件竖直设置于机架内,所述押线装置设置于转盘治具组件中的顶板上,所述过渡勾线机构组件、铜线张力调节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螺栓与机架成一定角度连接,所述牵引线装置组件通过安装柱安装在地面,与机架并列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包防护组件,所述外包防护组件由型材在外围搭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绕线运动机构组件包括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布线传动机构组件,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主绕线机构,绕线头装置,机架上装有主伺服电机,并配有主伺服电机同步轮和涨紧机构,主伺服电机同步轮与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和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通过皮带传动,并通过涨紧机构调节皮带传动,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与机架后轴承座封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中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与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中升降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盘治具组件通过治具升降底座与机架的台面板螺栓连接,所述工件绕线上护罩组件通过旋转固定座与机架的台面板螺栓连接,所述切线装置组件通过导向轴支座与机架的台面板螺栓成一定角度连接连接,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与机架组件中分割器安装封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中磨齿正齿轮一与主绕线机构中磨齿正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布线传动机构组件中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与布线副运动机构中绕线导向轴安装座螺栓连接,所述布线传动机构组件中布线传动伞齿轴与布线副运动机构中布线花键伞齿轴啮合连接,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绕线导向轴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中滑动连接块与主绕线机构中布线拉杆下端轴轴承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头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绕线机构的顶部,所述主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机构组件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的一侧,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组件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组件位于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组件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桂电工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桂电工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