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材料、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8674.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樵;范进;廖犹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00;C08K3/014;C08K3/015;C08K3/01;C08J7/00;A61H39/02;A61H39/08;C08L8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鼎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6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材料 针刺 穴位 辅助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材料,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负载抗菌物质的硅胶树脂、增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抗菌剂,同时公开了一种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该辅助支架包括挤压部和手持部,其中挤压部由该医用材料制成,另外,还公开了该辅助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分别制备、双层复合,本发明的由该医用材料制备的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具有安全可靠、能够方便舒适地隔开患者眼球和毫针、保护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材料、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刺“上明”、“球后”两个穴位是采用传统方法,即用手指按压眼球,毫针沿按压眼球的指甲盖刺入眼眶。此方法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眼球刺伤,而且不符合无菌操作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材料,并提供了应用该医用材料的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能够方便舒适地隔开患者眼球和毫针、保护性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负载抗菌物质的硅胶树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抗菌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丙烯树脂100份、负载抗菌物质的硅胶树脂25份-30份、增塑剂5份-8份、润滑剂2份-3份、抗氧化剂2份-3份、热稳定剂3份-5份和抗菌剂2份-3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抗菌物质为三氯生、利福平、司氟沙星和甲氧苄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医用材料,以聚丙烯树脂为主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较高的强度,辅加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抗菌剂,可提高医用材料的韧性、耐老化性和耐菌等性能,以负载抗菌物质的硅胶树脂为表层材料,大大提高该医用材料表面的柔软性,使用更加舒服,而且医用材料表面负载抗菌物质,对人体使用更加安全无菌,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适用于针刺上明、球后两个穴位,包括挤压部和手持部,其中挤压部由上述医用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挤压部呈“T”形,在所述挤压部的一侧的轴对称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朝向与所述挤压部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挤压部相对称的两个端部分别焊接有两个圆头钉,所述挤压部相对称的两个端部还分别设有延长带,所述延长带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圆头钉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手持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手持部包括两根同轴线设置的中空圆管和一根直径小于所述中空圆管的中空芯管,所述中空芯管设置于所述中空圆管的内部,所述中空圆管的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锁紧螺钉。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部和所述手持部均为中空结构且二者连通,在所述挤压部相对称的两端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手持部的内部设有三头牵引线,所述三头牵引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块连接,另一个端部穿过所述手持部的侧壁悬置。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持部远离所述挤压部的一端设有环形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挤压部设有凹槽的一侧的边沿处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刺穴位的辅助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聚丙烯树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和抗菌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高分子共混,得预混料;
S2、将上述预混料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制备挤压部主体;
S3、取硅胶树脂进行挤出成型,制备复合原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