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以及车载智能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8063.7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袁莲清;金启前;张鹰华;葛亮;樊轩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6 | 分类号: | B60R21/0136;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碰撞 车门 安全 解锁 方法 以及 车载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以及车载智能终端。其中,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包括: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如果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到车门闭锁信号,则判断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是否正常供电;如果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无法正常供电,则控制车载智能终端的备用电池启动,并根据车辆的车速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果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则通过车载智能终端的备用电池给至少一个车门的门锁电机供电,以使至少一个车门解锁。该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可实现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客依然可以在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以及车载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检测到碰撞信号时,为避免车辆翻滚导致乘客被甩出,会主动将车门上锁,并且为了降低碰撞过程中车辆着火的可能,会切断整车电源。该技术会导致车辆发生碰撞后,即使车辆处于安全状态,乘客依然会因车门无法打开而被锁在车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以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客可以在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智能终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车载智能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如果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到车门闭锁信号,则判断所述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是否正常供电;如果所述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无法正常供电,则控制所述车载智能终端的备用电池启动,并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果所述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则通过所述车载智能终端的备用电池给至少一个车门的门锁电机供电,以使至少一个车门解锁。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通过在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到车门闭锁信号且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在车辆处于安全状态时通过车载智能终端的备用电池给车门供电。由此,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客依然可以在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另外,本发明上述的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到车门闭锁信号时,如果所述车辆的低压供电电池正常供电,则在所述车辆处于安全状态时向每个车门的门锁电机发送解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车速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包括:判断所述车辆的车速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如果所述车辆的车速小于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辆发生碰撞后,所述车载智能终端向后台推送碰撞求助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程序,该车门安全解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辆碰撞后的车门安全解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车门安全解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乘客依然可以在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的情况下打开车门,从而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