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7739.0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C04B28/04;C04B28/08;C04B28/00;C04B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基础 体积 混凝土 温度 裂缝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所述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择;S2.混凝土原料根据混凝土配比原则进行配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具有从选定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只要对掺合料、缓凝减水剂等选择合适,通过试配完全可以大大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最高绝热温升,从根本上解决升温阶段的裂缝产生,有效降低温度和收缩应力,防止裂缝的出现与开展,保证工程质量,采取合理的测温手段为养护提供调整依据,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未出现贯穿的混凝、土裂缝,甚至表面裂缝都极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防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弹性模量较低,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此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3~7d),混凝土降温阶段,由于逐渐降温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这两种收缩由于受到基底或结构本身的约束,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择;
S2.混凝土原料根据混凝土配比原则进行配比,原料混合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使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以下;
S3.在混凝土的基础底部设置滑动层;
S4.局部配置构造钢筋;
S5.分层分块浇筑,增加二次振捣;
S6.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和养护,通过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温度记录和混凝土的保温覆盖使得温度控制在25℃。
优选的,所述S1中原料中的水泥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在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5%,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3.5%。
优选的,所述原料中的骨料清洁且不含杂质,细骨料为天然砂,细度模数3.0,平均粒径≥0.38mm,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径为31.5mm的天然石,级配合格。
优选的,所述原料中的外加剂和掺合料采用UEA微膨胀剂和NF型缓凝高效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S2中的混凝土配比原则为:
①控制单位用水量和水胶比;
②在满足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胶结材料总量以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并尽量降低砂率,以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确保预应力的效果;
③控制单位水泥熟料用量,从而在确保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降低混凝土水化放热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民族大学,未经青海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