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苯尾气和苯回收的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7650.4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17/12 | 分类号: | C07C17/12;C07C17/38;C07C17/383;C07C25/06;C07C2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师自春 |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尾气 回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氯苯尾气和苯回收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干燥、苯的氯化、氯化氢尾气的吸收、氯化液的中和、氯化液的分离、和精馏釜残的回收,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将原料纯苯和氯化液回收的苯一同放入到苯计量槽,经过苯干燥器脱去其中的水分进入干苯贮槽。
步骤2、所述由干本泵打入干苯高位槽,利用位差,经转子流量计控制从下部进入氯化反应器。
步骤3、所述苯经过高温沸腾连续氯化,同时添加氯化氢处理的尾氯,生成氯化氢尾气和氯化液。
步骤4、所述氯化氢尾气经过三段冷凝器的冷却和吸收,其中的苯经过酸苯分离器分离压缩后返回氯化器重新反应,并进一步用冷凝去除苯,使苯完全脱除。
步骤5、所述氯化液中含有一定的氯化氢,三氯化铁等无机杂物,在其中添加碱进行中和,确保氯化液中性或碱性;
所述其反应方程式为:HC1+NaOH→NaC1+H2O。
FeC13+3NaOH→Fe(OH)3↓+3NaC1
步骤6、所述干燥的氯化液是由苯,氯苯,多氯苯组成,使用精馏塔进行加热粗馏去苯,并将苯与原苯一同进入干燥塔。
步骤7、所述除苯后的粗氯苯液体由氯苯,二氯苯和不到0.1%的苯,再次经过精馏塔加热精馏,并冷凝成氯苯成品。
步骤8、所述将精馏塔内残留物烟雾多氯物受槽回收。
步骤9、所述将回收多氯物用真空插入到二氯苯填料塔釜加热,部分被汽化上升,并与分凝器流下的液体进行传质传热作用,之后流入次品贮槽,低沸点的部分不断汽化上升,而高沸点的二氯苯冷凝后留到塔釜底部,可作为前面流程步骤四的吸收剂使用。
步骤10、所述剩余的残渣可根据其化学反应进行溶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苯尾气和苯回收的制作工艺,其步骤1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1、所述苯干燥共沸蒸馏法步骤如下:
步骤1-1-1.所述利用苯中带有的少量水可在沸腾同时汽化蒸出反应釜内,残留物中含苯交底的原理进行脱水干燥(可见间接也可连续蒸馏);
步骤1-1-2.所述预蒸出的苯水混合物经过冷凝后进入苯水分离器沉降分离;
步骤1-1-3.所述苯返回原苯贮槽。
步骤1-2、氯气干燥步骤如下:
步骤1-2-1.所述氯气或液氯液化后的废气由氯干燥系统送到氯气缓冲器;
所述缓冲器的的作用如下:①、缓冲作用:减少氯压的波动,保证氯气平稳进塔;
②、分离作用:氯气进入系统常带有一定的杂质,创重启内设挡板,可使氯气系统中的分散的细微颗粒受撞击而被捕集下来,达到净化氯气消除杂质的作用,确保氯气质量和管道畅通;
步骤1-2-2.所述经过一定高度和阀门控制从下不进入氯化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苯尾气和苯回收的制作工艺,其步骤3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3-1、所述自高位槽下来的干苯,进苯转子流量计进入氯化器底部;
步骤3-2、所述通过缓冲器的氯气,经TT型管进入氯化器底部与苯冰溜而上,并在氯化器内部相互反应;
步骤3-3、所述氯化器内苯和氯气中添加三氯化铁进行催化,并生成为氯化液,其中含有苯、氯苯、氯化氢和少量的多氯苯(绿化温度控制在70~80摄氏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苯尾气和苯回收的制作工艺,其步骤4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4-1、所述氯化氢气体从塔底进入填料塔,通过吸收剂均匀的喷淋在填料表面上;
步骤4-2、所述自上而下沿填料层表面向下流动,与吸收剂互成逆流在填料表面接触,氯化氢气体经吸收成为31%的副产盐酸,没有吸收的废气和蒸汽的水充塔顶引出;
步骤4-3、所述将废气和蒸汽水送至冷凝器,冷凝去苯并得到含有一定HC1的稀酸,可作为吸收水使用;
步骤4-4、所述将最后的氯气经过压缩后重新打入氯化程序,并进行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6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