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7570.9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乔楠;张雷;李萍;张晨逸;徐迟;刘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15/30 | 分类号: | G16B15/30;G16B20/00;G16B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事件 分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属于医学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相互作用数据表示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之间或者单一组学数据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医学事件的分析结果。本申请提高了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医学分析技术领域,根据生物体的组学数据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例如,利用多组学数据进行药物靶点挖掘和癌症相关基因发现等分析项目,已经成为药物研发公司、研究所和医院等必备的一类研究项目。
但是,目前根据生物体的组学数据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可以解决根据生物体的组学数据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仍然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该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相互作用数据表示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之间或者单一组学数据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医学事件的分析结果。
通过获取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并对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医学事件的分析结果。其中,相互作用数据表示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之间或者单一组学数据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事件的分析方法不仅考虑了多组学数据,还考虑了多组学数据之间或者单一组学数据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用于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数据更能表达生物体本身的特征,因此,有效地提高了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
可选的,生物体的多组学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基因突变数据、基因表达数据、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数据、拷贝数变异数据、微核糖核酸表达数据、组蛋白修饰数据、基因第一融合数据、染色体异构数据和代谢物表达数据。
可选的,医学事件包括以下事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分析生物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分析生物体的基因干扰敏感程度、分析生物体所患病症的类型、分析生物体所属的种类、分析生物体所患病症的致病基因、分析生物体的类型和分析生物体的剩余生存时间。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对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医学事件分析结果,包括:基于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对数据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医学事件分析结果。
由于在生物体内的不同组学数据之间,以及单一组学数据内部成分之间(如基因与基因之间,代谢物与代谢物之间,或蛋白与蛋白间),普遍存在多样复杂的相互作用(如基因突变类型影响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基因与基因间存在激活、抑制或共表达等关系),因此,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时,通过将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能够得到更能表达生物体本身的特征的数据,将有益于综合分析不同组学特征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发现更深层次的生命本质,进而提高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
并且,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相互作用数据还可以是分析所使用的组学数据对应的相互作用数据,此时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的联系更紧密,根据其对医学事件进行分析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医学事件预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基于多组学数据和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包括:将多组学数据转换至同一多维数据空间中,多维数据空间中的每一维数据用于表示影响医学事件的分析结果的一方面因素;基于相互作用数据对转换至多维数据空间中的多组学数据进行更新;对更新后的多组学数据和转换至多维数据空间中的多组学数据进行特征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坐便器及其工作步骤
- 下一篇:一种高亮度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