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加热笼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5732.5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隋愿愿;赵益涛;李子轩;段友东;李粲;于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431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加热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笼,所述红外加热笼被配置为可对位于红外加热笼内的试验件进行辐射加热,所述红外加热笼包括:用以放置试验件的笼体,笼体上包括有镂空部;以及位于镂空部处的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叶片在通电状态下发出红外辐射;与所述镂空部配合设置的叶片安装在所述镂空部内并遮挡所述镂空部;所述叶片被配置为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形成对所述镂空部的遮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笼通过不同旋转角度的叶片迅速调整红外加热笼不同的遮挡状态,实现了高温低温等不同温度工况间的快速切换,实现了红外加热笼的遮挡系数的快速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热环境试验模拟装置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加热笼。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测绘、卫星通讯技术在军用领域及商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严酷的作业环境对整星及载荷关于空间热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卫星及其关键载荷的温度水平、梯度及稳定度满足正常工作要求,热设计及热试验成为整个卫星研发环节的关键。
目前,航天器的地面热模拟试验中关于空间轨道外热流的模拟装置有:太阳模拟器、红外加热器、接触式电加热器。综合考虑成本、效果、试验周期等因素,红外加热器中的红外加热笼成为普遍使用的外热流模拟装置。现有的常用的红外加热笼主要由固定在框架上的金属加热带构成,其具有设计原理简单、结构复杂性低、工作可靠程度高等优点;同时,由于这种红外加热笼的热惯性大的特点,导致需要低温工况试验时红外加热笼内的试验件散热速度极慢,无法满足温度降低后的低温要求,使得进行热辐射测试时,红外加热笼难以快速进行不同温度工况的切换,导致其不同温度工况的环境模拟误差过大,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红外加热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笼,所述红外加热笼被配置为可对位于红外加热笼内的试验件进行辐射加热,所述红外加热笼包括:
用以放置试验件的笼体,笼体上包括有镂空部;以及
位于镂空部处的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叶片在通电状态下发出红外辐射;
与所述镂空部配合设置的叶片安装在所述镂空部内并遮挡所述镂空部;
所述叶片被配置为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形成对所述镂空部的遮挡。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加热笼上包括:
竖直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可沿竖直方向运动;
用于驱动所述齿条运动的电机;
横向设置且与所述齿条正交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在所述齿条的带动下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以及
所述蜗杆通过与所述蜗杆配合设置的蜗轮使所述叶片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加热笼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蜗轮外侧的铝箔板,所述铝箔板被配置为用以遮挡笼体与所述叶片端部之间形成的暴露间隙。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以百叶结构设置,每一叶片以设置在叶片对称轴上的转动轴为旋转中心同时转动,所述转动轴的至少一端连接蜗轮。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所述叶片端部与所述蜗轮之间设置有套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弹簧。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与所述蜗轮之间设置有套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绝缘件。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5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化电子价签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堆叠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