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及制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4022.0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瑜;滕明阳;毕靖;王超林;全大国;李佳申;杨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技术 裂隙 岩体试件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和裂隙板(3);
所述底座(1)为圆形柱体结构,且底座(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
所述柱体(2)为圆柱管结构,所述柱体(2)的下端与底座中空部分(11)间隙配合;
所述裂隙板(3)位于柱体(2)内,所述裂隙板(3)的轴线与柱体(2)的下表面有夹角;
所述裂隙板(3)的两端沿裂隙板(3)的轴线设有两个固定杆(31),所述每个固定杆(31)的一端与裂隙板(3)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杆(31)的另一端与柱体(2)的内圆柱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常温下质感较硬,100~150℃下易气化的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板(3)与柱体(2)的下表面的角度可以根据被模拟的真实岩体的裂隙角度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为圆柱体结构,固定杆(31)用于固定裂隙板(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的外圆柱面上沿柱体(2)的轴向设有一个开口(22),所述开口(22)沿柱体(2)轴向贯穿柱体(2),且开口(22)沿柱体(2)的径向由柱体(2)外侧延伸至柱体(2)内侧。
6.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使用权利要求5中的制样模具,所述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根据被模拟的真实岩体的参数,使用Blender软件建立制样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
S200:将制样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导入3D打印机中,3D打印机打印得到制样模具;
S300:根据真实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质配置水泥砂浆,将水泥砂浆缓慢倒入制样模具内,再将模具放置常温空气中至少36小时使试件成型;
S400:将模具拆除,然后将试件放置在恒温恒湿箱内养护至少28天;
S500:将试件放入干燥箱内烘烤至少4小时,所述干燥箱的温度保持在100-150℃,使裂隙板(3)和固定杆(31)完全气化,最终得到岩体试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步骤中,在将水泥砂浆倒入制样模具内之前,还对模具内表面涂有脱模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步骤中,将倒入水泥砂浆的模具放置常温空气中后,1-4小时后将水泥砂浆振捣密实,并对水泥砂浆表面进行整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0步骤中恒温恒湿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保持在9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0步骤中干燥箱的温度保持在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40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