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相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2254.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霞;王彦波;王朝辉;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8 | 分类号: | B60W10/08;B60W10/115;B60W20/00;B60W40/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机 控制 方法 相关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相关系统,该装置包括:拨头能够沿第一导轨水平移动,且通过拨叉与后行星排齿圈相连,后行星排齿圈能够跟随拨头移动;一档结合齿轮与壳体连接,二档结合齿轮与行星架连接;其中,后行星排齿圈移动至一档结合齿轮所在位置时,后行星排齿圈与一档结合齿轮相结合;后行星排齿圈移动至二档结合齿轮所在位置时,后行星排齿圈与二档结合齿轮相结合。本申请能够实现在驱动电机的非主要工作工况时,使后行星排齿圈与二档结合齿轮相结合,降低驱动电机与车桥输入端的速比,能够选用转速更低的驱动电机,降低驱动电机的高效区对应转速,使得驱动电机的转速能处于驱动电机的高效区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相关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由于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内的后行星排齿圈与壳体固连,因此,驱动电机的转速为车桥输入端转速的(1+K2)倍。其中K2为后行星排的特征参数。为了使驱动电机的转速能够满足最大车速Vmax的需求,选用的驱动电机转速需大于或等于驱动电机需求转速其中RaitoAxie为车桥速比,r为车辆轮胎的半径。
然而,根据驱动电机的特性,选用的驱动电机越大,驱动电机工作于高效区时对应的电机转速也会越大。现有技术中所选用的驱动电机工作于高效区时,所对应的车速属于车辆行驶的较高车速。但由于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驱动电机的主要工况点处于车辆的中低车速,因此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的主要工况点并不处于驱动电机的高效区内,导致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不高,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相关装置及相关系统,以实现在满足最高车速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对驱动电机转速的需求,使驱动电机的主要工况点处于高效区内。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的执行装置,包括:拨头、拨叉、一档结合齿轮以及二档结合齿轮;
所述拨头能够沿第一导轨水平移动,且通过所述拨叉与后行星排齿圈相连,所述后行星排齿圈能够跟随所述拨头移动;
所述一档结合齿轮与壳体连接,所述二档结合齿轮与行星架连接;其中,所述后行星排齿圈移动至所述一档结合齿轮所在位置时,所述后行星排齿圈与所述一档结合齿轮相结合;所述后行星排齿圈移动至所述二档结合齿轮所在位置时,所述后行星排齿圈与所述二档结合齿轮相结合。
可选地,在上述应用于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的执行装置中,还包括:中间档结合齿轮,所述中间档结合齿轮设置于二档结合齿轮的安装轴上;所述后行星排齿圈移动至所述中间档结合齿轮所在位置时,所述后行星排齿圈与所述中间档结合齿轮相结合。
可选地,在上述应用于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的执行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导轨、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
所述第一活塞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二活塞置于所述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通过所述第二导轨相连;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拨头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气缸进气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连的拨头向所述第二气缸所在位置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进气时,与所述第二导轨相连的拨头向所述第一气缸所在位置移动。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应用于行星排结构驱动系统的执行装置的运行,所述执行装置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车辆当前的车速和当前的行车状态;其中,所述行车状态,包括:刹车状态或油门状态;
在获取的所述车速大于或等于标定车速阈值的时间内,控制所述后行星排齿圈与所述二档结合齿轮相结合,并根据所述车辆当前的行车状态对驱动电机的扭矩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2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