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溶藻弧菌噬菌体、其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21978.5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强;任慧英;孙虎芝;闫艳新;徐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01N63/40;A01P1/00;G01N33/569;A61K35/76;A61P31/04;A61P1/00;A61P1/04;A61P7/04;A61P7/10;A23K10/18;A23K50/80;A23L3/3571;A23L5/2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韩耀朋;曲志乾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弧菌 噬菌体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溶藻弧菌噬菌体、其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溶藻弧菌噬菌体vB_ValP_PJ32,已于2019年11月04日被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8860。上述新型溶藻弧菌噬菌体不仅具有较宽的裂解谱,并且具有优异的酸碱耐受能力,能适应更严苛的应用环境,用于预防和治疗溶藻弧菌感染。上述噬菌体以及利用该噬菌体复配的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因溶藻弧菌感染导致疾病的药物、对虾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场环境消毒剂、检测试剂盒以及用于生鲜食品消毒的生物抑菌剂,可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容易因溶藻弧菌感染造成损失的各个环节、水产市场和养殖环境的日常消毒等,有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新型溶藻弧菌噬菌体及包含该噬菌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属于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Vibrio),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荚膜、芽孢,为嗜盐嗜温、兼性厌氧海生弧菌,单独存在或尾端相连成“C”或“S”形。溶藻弧菌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海水,河口处及海洋动物中,其数量居海洋中弧菌之首。
溶藻弧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可通过鱼类受损的皮肤和口腔感染多种海水养殖鱼类、虾类和贝类,引起鱼类溃疡病、腹水症、虾红体病或出血病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由于溶藻弧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7~35℃,极易在夏季导致大面积发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溶藻弧菌主要还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食用含有该菌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腹泻、肠痉挛、恶心、呕吐和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另外该菌还可引起中耳炎、外耳炎、败血症、表面伤口感染和溃疡、蜂窝组织炎、坏死性筋膜炎、结膜炎、骨髓炎、脑膜炎等疾病。
近年来,溶藻弧菌在渔业上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由于中国四大海域中海洋细菌中弧菌的分离率高达52.9%,溶藻弧菌更是占到四大海域共有菌株的62%。此外,溶藻弧菌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在食品、加工器具的表面形成生物被膜,被膜内的细菌对常规保鲜剂、抑菌剂的抗逆性增强,很难去除,从而导致持续性污染。目前,渔业生产上通常采用传统的大量抗生素或消毒剂进行溶藻弧菌的预防和治疗。但是文献资料显示,随着药物过度使用和滥用,反而加剧了溶藻弧菌耐药菌株的产生,还造成了水产品中有害药物的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上海近海海域中分得的溶藻弧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高达100.0%,对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耐药性可达97.0%和93.9%,部分分离到的菌株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由此可见,传统的抗生素或消毒剂并不适合溶藻弧菌的有效防治,且带来环境污染。
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病毒的总称,其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只能寄生生活,分布十分广泛,凡是细菌存在之处几乎都有相应的噬菌体。利用噬菌体制剂在治疗细菌性水产养殖疾病方面有诸多优势:首先,噬菌体对细菌耐药性适应性强,虽然细菌也会对噬菌体产生抗性,然而噬菌体有更快的变异和复制速度,能够适应宿主生物的变异;其次,噬菌体的专一性强,只针对其特定的细菌病原菌作为宿主,不会破坏正常菌群;再次,噬菌体具有使用无残留、无毒害的优点,噬菌体具有宿主依赖性,随宿主的清除而消亡,不会残留在动物体内,而且噬菌体的降解终产物为氨基酸和核苷酸对人和动物无影响。
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有效的溶藻弧菌噬菌体,能用于防治由于溶藻弧菌感染导致的各类疾病,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型溶藻弧菌噬菌体vB_ValP_PJ32、其噬菌体组合物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及组合物使用安全,在解决因溶藻弧菌造成的感染的同时,避免了因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抗生素残留、以及诱发耐药性溶藻弧菌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