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修复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20532.0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煜;李昌友;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7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工艺 | ||
1.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氧乙炔焰对轴进行烘烤,将渗入轴表面的油脂烘烤出并使油脂碳化,烘烤过程中控制所述轴表面的温度在90℃以下;
S2、用磨光机对所述轴的磨损处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原色,然后用无水乙醇对所述轴的磨损处清洗干净;
S3、在所述轴的磨损处涂抹修复材料;
S4、在模具内圈刷涂脱模油,然后将所述模具套在所述轴的磨损处,通过对所述模具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挤压排出;
S5、待修复材料成型后,将所述模具拆除,得到修复后的轴,对修复后的轴进一步修整使达到工艺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轴磨损处的第二容纳腔(132),所述第二容纳腔(132)与所述轴的磨损处相适配,所述模具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排出的排料槽(14),所述排料槽(14)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2)的两侧,且排料槽(14)与第二容纳腔(1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2)内刷涂脱模油,将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套在所述轴上,并使所述轴的磨损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2)内,将所述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进行连接以固定所述轴,通过对所述第二容纳腔(132)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通过排料槽(14)从第二容纳腔(132)内挤压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轴的轴头及轴肩相适配的第一容纳腔(131)及第三容纳腔(133),所述第一容纳腔(131)、第二容纳腔(132)与第三容纳腔(133)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32)内刷涂脱模油,将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套在所述轴上,并使所述轴的轴头、磨损处及轴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1)、第二容纳腔(132)及第三容纳腔(133)内,将所述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进行连接以固定所述轴,通过对所述第二容纳腔(132)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通过排料槽(14)从第二容纳腔(132)内挤压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槽(14)的底部还开设有导料槽(141),所述导料槽(1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3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料槽(141)的深度大于所述排料槽(14)的深度;所述排料槽(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2)的长度;所述步骤S4中,通过对所述第二容纳腔(132)施加外力,将所述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通过排料槽(14)和导料槽(141)从第二容纳腔(132)内挤压排出,而避免进入第一容纳腔(131)和第三容纳腔(133)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销(152)以及贯穿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的销孔(151),所述定位销(152)安装在所述销孔(151)内,所述销孔(151)和定位销(15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将定位销(152)安装在销孔(151)内并压紧而将轴上多余的修复材料通过排料槽(14)从第二容纳腔(132)内挤压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对修复后的轴进一步修整具体包括:测量修复后的轴磨损处的尺寸;若修复后的轴磨损处的尺寸与原尺寸偏差大于0.2mm,则进一步对修复后的轴磨损处进行车削使达到工艺精度要求,若修复后的轴磨损处的尺寸与原尺寸偏差小于或等于0.2mm,则进一步对修复后的轴磨损处采用砂纸打磨使达到工艺精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未经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5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