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444.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嘉锟;秦恺文;李乐谦;李黎婷;林婉玫;汪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嘉锟;秦恺文;李乐谦;李黎婷;林婉玫;汪婷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30/40;G06T7/00;A61B1/04;A61B1/273;A61B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涉及胶囊内镜技术领域,包括患者端、服务端和医师端,所述患者端和所述医师端分别与所述服务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其中;所述患者端,用于采集患者内镜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患者内镜图像并进行筛选和匹配患者就医信息进行存储。通过患者端采集患者内镜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患者内镜图像并进行筛选和匹配患者就医信息进行存储,而医师端进行对所述服务端内患者内镜图像进行阅片会诊,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胶囊内窥镜的使用,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另外成本较低,便于公众使用,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内镜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胶囊内镜,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现阶段,推出的胶囊内镜主要针对的是肠道的检查,患者在做胶囊胃镜检查时,首先佩戴传感器(类似心电图的电极),然后把数据记录仪装入专门的便携腰带式袋中,数据记录仪和传感器之间有线路连接,或者穿戴体外接收背心。患者用水吞服后,胶囊随着胃肠肌肉运动沿消化方向运行,拍摄图像,再把图像传至数据传输装置。几小时后,医生把胶囊拍摄的图像下载于电脑,胶囊在24小时内自动排出体外。使用胶囊内窥镜,患者可保持正常活动和生活,但已上市的胶囊内窥镜设备尚存在检查程序复杂,检查效率不高,检查场景仅限于医疗机构等问题,同时检查费用昂贵,无法满足大规模人群的筛查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胶囊内镜智能阅片系统,包括患者端、服务端和医师端,所述患者端和所述医师端分别与所述服务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其中;
所述患者端,用于采集患者内镜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患者内镜图像并进行筛选和匹配患者就医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医师端,用于进行对所述服务端内患者内镜图像进行阅片会诊。
进一步的,所述患者端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信号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照明模块,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内镜图像信息并将采集信息传输至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进行对患者内镜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进行将处理后的患者内镜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照明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提供照明。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CMOS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至少为6组。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模块为LED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模块和内镜图像筛选模块,其中;
所述患者基本信息模块,用于建立患者就医档案;
所述内镜图像筛选模块,用于内镜图像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嘉锟;秦恺文;李乐谦;李黎婷;林婉玫;汪婷,未经赵嘉锟;秦恺文;李乐谦;李黎婷;林婉玫;汪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