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047.3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芬;王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G08B17/12;G08B29/04;G08B7/06;B61L15/00;B61L23/00;B61C17/00;B61C17/04;A62C37/00;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报警 监控 系统 传动 轨道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特别涉及轨道车上的消防系统,具体为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解决现有轨道车上缺乏实时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问题。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包括两端的司机室、司机室后方的电器室、中部的动力室;Ⅱ端司机室内设有控制器,每个司机室内设有受控制器驱动或控制的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停按钮和与控制器连接的烟温复合探测器;电器室内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感烟探测器;动力室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感温线缆探测器、受紧急启/停按钮控制的气溶胶自动灭火器。本发明相对原有方案设置了自动监测司机室、电器室烟雾及动力室温度功能,使火灾预警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特别涉及轨道车上的消防系统,具体为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各工务系统对轨道车的需求不断增加,电传动重型轨道车主要适用于铁路建设和线路大修时施工材料及人员的运输,大型养路机械编组由驻地到施工现场的往返牵引及施工驻地转移的牵引工作;同时可为工程机械及事故救援提供AC400V、50Hz、250kVA的三相交流电源。
市场对轨道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性、安全性等都将成为轨道车的发展方向。近些年铁路火灾事故频发,轨道车消防安全逐渐成为重中之重。
现有轨道车的消防设施是在司机室及休息间配备手提式灭火器,当司机或随车人员发现火情后,根据可燃物种类判断使用何种灭火材料(现配有手提式水基或干粉灭火器,动力室及操纵台尽量避免选用水基型的灭火剂,容易导致电器部件受损。)。
首先,手提式灭火器只适用于初起火灾,如果遇到火势较大的情况,不利于人员现场操作手提式灭火器,且灭火效率极低;其次,轨道车上缺少针对火情的实时监控,需要人为在现场发现火情后,才能采取灭火措施。并且需要定期对司机们进行灭火培训。因此在行车过程中,消防效果受人为因素约束较大,对人身及财产安全依旧存在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轨道车上缺乏实时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电传动轨道车,包括I端和II端的司机室、司机室后方的电器室、中部的动力室;Ⅱ端司机室内设有控制器,每个司机室内设有受控制器驱动或控制的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停按钮和与控制器连接的烟温复合探测器;电器室内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感烟探测器;动力室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感温线缆探测器、受紧急启/停按钮控制的气溶胶自动灭火器。工作时,司机室内的烟温复合探测器、电器室内的感烟探测器、动力室内的感温线缆探测器感受到烟雾或高温,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探测器的信号,驱动或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需要司机或操作人员进行确认和灭火,可以选择普通灭火器材,也可以按动紧急启/停按钮(火灾发生在电器室或动力室,电器室和动力室相通)启动气溶胶自动灭火器灭火。
本发明相对原有方案设置了自动监测司机室、电器室烟雾及动力室温度功能,使火灾预警自动化,并且能迅速应对危险性极大的油气火灾,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外,温度监测使用报警值145度的感温线缆探测器,相比80度上限报警值的普通温度探测器更适合动力室高温环境,减少误报频率,避免司机因误报率过高产生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声光报警器,2-紧急启/停按钮,3-烟温复合探测器,4-感烟探测器,5-感温线缆探测器,6-气溶胶自动灭火器,7-半球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